[发明专利]用于船用低速双燃料柴油机的引燃油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4365.X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8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耀;张军民;曾庆祥;袁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19/08 | 分类号: | F02D19/08;F02D19/06;F02M37/08;F02M37/32;F02D4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速 燃料 柴油机 引燃 模块 | ||
一种用于船用低速双燃料柴油机的引燃油模块,包括采用管路连接起来的进油过滤器、供油油泵、进油流量计量模块、进油精滤器、回油稳压阀、回油流量计量模块、控制系统、阀件和仪表;其中,进油过滤器通过主进油阀与引燃油供给油箱连接,供油油泵连接于进油过滤器的下游,进油流量计量模块通过手动止回阀连接在供油油泵的下游,进油精滤器连接在进油流量计量模块的下游且通过主输出阀连接试车台外管路,回油稳压阀通过主回油阀连接在试车台外管路之后,回油流量计量模块连接在回油稳压阀的下游,并且通过回油手动止回阀连接引燃油供给油箱。本发明实现了双燃料柴油机引燃油的独立供给,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适应性强的优点,适用于所有双燃料柴油机的引燃油供给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低速柴油机,特别是一种用于船用低速双燃料柴油机的引燃油模块,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大型船用低转速双燃料柴油机应运而生,其能够在不进行烟气后处理的情况下满足Tier3排放要求,而且其运营成本相对传统的柴油机要低,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众所周知,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将柴油喷入高温高压的气缸内,进行压燃,但是天然气不具有压燃特性,因此船用低速双燃料柴油机使用天然气或者其他清洁燃料进行动车时,无法像传统柴油机一样在气缸内直接进行压燃燃烧,而需要借助一套点火装置。winGD作为世界上两大船用柴油机公司之一,其设计的DF主机在运行燃气模式的时候,需要单独的一套引燃油供给系统,在压缩的过程中将引燃油喷入预燃烧室,使其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压燃,从而引燃天然气等其他燃料,推动活塞进行做功,以保证燃气模式下柴油机的正常运行。
目前,国内具有DF主机制造经验的柴油机厂商,其使用的方法是将传统的燃油进行分支,供给柴油机,由于柴油机的主燃油与引燃油所需要的压力和流量都不一样,这样会导致主机在进行燃气模式的时候发生引燃油供油不稳定,同时也影响到主燃油的供油;此外引燃油是从主燃油进行分支出去的,因此不能有效地独立进行引燃油消耗的计量,无法提供实际动车的引燃油准确油耗。比如WINGD的DF主机的引燃油供给、控制及油耗计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燃料柴油机供油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船用低速双燃料柴油机的引燃油模块,为双燃料柴油机进行独立引燃油供给,不仅能够根据不同负荷调整引燃油的供给流量及压力,以适应不同功率主机引燃油供给的需求,而且具有引燃油油耗的计量功能,实现自动化逻辑控制,达到减少操作者工作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船用低速双燃料柴油机的引燃油模块,连接于引燃油供给油箱与试车台外管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油模块成撬设计,集成了机械撬块及控制系统,包括采用管路连接起来的进油过滤器、供油油泵、进油流量计量模块、进油精滤器、回油稳压阀、回油流量计量模块、控制系统、阀件和仪表;
所述阀件用于控制所述引燃油模块内柴油的流向、截断及输送柴油,包括主进油阀、手动止回阀、主输出阀、主回油阀、回油手动止回阀和手动阀;
所述进油过滤器通过所述主进油阀与所述引燃油供给油箱连接,用于拦截柴油中的颗粒垃圾,避免硬质垃圾进入柴油机;
所述供油油泵连接于所述进油过滤器的下游,用于给柴油机输送引燃柴油,该供油油泵采用变频电机,能够根据不同负荷调整引燃油的供给流量和压力,以匹配不同型号的柴油机;
所述进油流量计量模块通过所述手动止回阀连接在所述供油油泵的下游,用于计量进油的质量流量并输出脉冲计量信号供分析计算引燃油油耗;
所述进油精滤器连接在所述进油流量计量模块的下游,用于拦截柴油中的颗粒垃圾,避免硬质垃圾进入柴油机;
所述主输出阀连接在所述进油精滤器之后,下游连接所述试车台外管路;
所述回油稳压阀通过所述主回油阀连接在所述试车台外管路之后,用于吸收回油脉冲压力,稳定回油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门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专用排气再循环(EGR)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