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网络通讯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4713.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刘瑞龙;张磊;张波;李晓楠;陈婷;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0/25 | 分类号: | H04B10/25;H04B3/54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253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通路 电力线 光纤网络 电力线网络 通讯系统 电力线适配器 通讯技术领域 光纤收发器 备用通讯 串联组合 光纤连接 通讯手段 通讯效果 信号源 融合 验证 通讯 | ||
1.一种光纤网络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主网络、一级网络层、二级网络层;所述主网络包括接收信号源的主路由单元,主路由单元与主交换单元构成数据通道,主交换单元通过网络链路分布至一级网络层,再由一级网络层分布至二级网络层;
所述网路链路包括光纤通路及电力线通路;所述光纤通路包括通过光纤连接的、位于通路两端的光纤收发器A和B;所述电力线通路包括依靠若干电力线串联组合的若干电力线适配器;所述光纤通路和电力线通路均与信号源连接;
所述光纤收发器A和光纤收发器B均包括光纤微控制器、验证激光器及光电转换模块,所述光纤微控制器与验证激光器连接、形成控制回路;验证激光器通过光纤与另一端光纤收发器内的光电转换模块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构成通讯通道,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与光纤微控制器连接构成数据通路;
所述电力线适配器包括电力线微控制器、电源模块、验证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电力线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验证模块和通讯模块连接构成数据通路;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电力线微控制器、验证模块和通讯模块构成供电通路;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构成控制通路;所述验证模块和通讯模块分别与电力线连接,构成通讯通路;
所述电力线微控制器和光纤微控制器相互连接,构成数据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网络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光纤收发器通过光纤进行网络通讯;且光纤收发器A和光纤收发器B中光纤微控制器启动计时周期;位于两端的电力线适配器启动计时周期;
S2、在S1通讯的过程中,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由光纤收发器A中的光纤微控制器控制验证激光器发送验证信息至光纤收发器B;
S3、所述光纤收发器B接收到验证信息后,该验证信息由光纤收发器B内的光纤微控制器接收,该光纤微控制器将该验证信息发送至与光纤收发器B对应位置的电力线适配器;
S4、所述S3中与光纤收发器B对应的所述电力线适配器,其内部的电力线微控制器接收到所述光纤收发器B发送的验证信息后,在一个计时周期内,电力线适配器内的验证模块将该验证信息通过电力线通路传递至最接近信号源的电力线适配器;
S5、所述S4中最接近信号源的所述电力线适配器,其内部的电力线微控制器接收到验证信息后;再将该验证信息反馈至其对应的光线收发器A内的光纤微控制器;从而完成一个时间周期内的网络通讯状态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网络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计时周期的启动,为光纤通路和电力线通路确认首次验证信息传输周期完成后开始启动,计时周期为5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网络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当首次验证完毕后,所述电力线微控制器控制电源模块切断对电力线适配器中通讯模块的供电,仅保留对验证模块的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网络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当光纤收发器B无法接收到光纤收发器A的验证信息时,则所述光纤收发器B中的光纤微控制器通讯其对应的电力线适配器中的电力线微控制器,使其启动电力线通路中的所有通讯模块,将信号源通讯切换至电力线通路中,且由最接近信号源的电力线适配器及光纤收发器A向远程监控端发起报警。
6.基于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纤网络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光纤收发器B无法接收到光纤收发器A的验证信息时,或光纤收发器A无法接收到光纤收发B反馈的验证信息时,所述光纤收发器A中的光纤微控制器停止光纤收发器A的中的信号光激光器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未经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市技师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7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