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种膜的线路板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4857.9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田盛;孙绍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骏泽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1G3/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板废水 预处理 资源最大化 二次过滤 混凝沉淀 生化处理 一次过滤 减排 碳沉 过滤 环境保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种膜的线路板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预处理;S2、一次过滤;S3、二次过滤;S4、三次过滤;S5、碳沉;S6、混凝沉淀;S7、生化处理;S8、水洗、干燥。本发明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做到了经济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时达到减排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特种膜的线路板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线路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磨刷废水、一般清洗废水、有机废水、综合废水、含镍废水、含银废水、含氰废水、脱膜显影废水等,该废水无法直接排放,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才能达到排放要求,但是现传统处理废水的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产生污泥多处理费用贵,且无法回收废水中的铜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特种膜的线路板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预处理:使用预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预处理,以降低废水的SDI值,以防止其阻塞后续工艺中的过滤设备;
S2、一次过滤:将预处理过后的废水使用第一特种膜系统进行过滤,得到浓缩液和透出液;
其中,系统设计回收率大于或等于75%,铜离子截留率大于或等于99.95%。
S3、二次过滤:将一次过滤中得到的浓缩液使用第二特种膜系统进行再次过滤,得到浓缩液和透出液;
其中,系统设计回收率大于或等于75%,铜离子截留率大于或等于99.95%。
S4、三次过滤:将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过程中的得到的透出液使用第三特种膜系统进行第三次过滤,得到浓水和透过液,并将浓水回流至第二特种膜系统继续进行过滤处理,并将透出液进行收集以回用为生产用水;
其中,系统设计回收率大于或等于80%。
S5、碳沉:在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使浓缩液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溶液在碳沉系统中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对其进行沉淀处理,得到固体沉淀和上清液;
S6、 混凝沉淀:将碳沉后得到的上清液进行混凝沉淀处理,得到污泥和上清液,然后将污泥外排;
S7、 生化处理:对混凝沉淀后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生化处理,然后排放;
S8、 水洗、干燥:对碳沉得到的固体沉淀进行多次水洗,然后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优选的,所述第一特种膜系统中的特种膜为UF膜,第二特种膜系统中的特种膜为NF膜,第三特种膜系统中的特种膜为RO膜。
UF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1微米的过滤膜,用以滤除废水中的细菌以及比细菌体积大得多的胶体、铁锈、悬浮物、泥沙、大分子有机物等;纳滤膜孔径在1nm以上,一般1-2nm,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部分溶解性盐等;RO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废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废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滤除废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
优选的,步骤S5中,控制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终点pH值为7-8。
优选的,步骤S7中,采用AO工艺对混凝沉淀后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生化处理。
AO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且AO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且其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当废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操作管理简单。
优选的,步骤S8中,水洗的次数为8-1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骏泽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骏泽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48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