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海洋剖面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5492.1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任翀;朱小龙;熊海霞;孙伟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海洋装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青岛海洋装备工程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C13/00 | 分类号: | G01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浮球 测量装置 海洋剖面 耐压壳体 电池组 传感器实现 测量设备 储备浮力 电源模块 浮力调节 滚轮装置 控制模块 配重底座 剖面观测 潜标系统 驱动电机 时间剖面 时序设定 续航能力 作业能力 缆绳 可安装 可集成 全海 测量 观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海洋剖面测量装置,包括玻璃浮球式耐压壳体、控制模块、浮力调节、驱动电机、滚轮装置、电池组、配重底座等。本发明可集成于观测潜标系统,根据时序设定,沿着缆绳上升或下降,通过搭载的传感器实现剖面观测。本发明由于采用玻璃浮球作为耐压壳体,可大幅增加作业深度,可具备全海深作业能力,由于采用多个玻璃浮球,具备足够的储备浮力,具备集成搭载多种测量设备的能力,可安装多个电源模块,续航能力显著增强,可为水下长时间剖面测量提供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剖面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海洋剖面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的进行,各类海洋环境观测设备不断涌现,其中剖面测量装置是一种在水下相对固定的测量设备,其作业区域与流程可控,可同步观测多种要素且回收方便,因此对于特定海域的剖面观测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但现有剖面测量装置作业水深较浅,续航能力不足,一方面不适用于深海海域,另一方面造成频繁回收与重复布放,增加了使用与维护成本。特别是对于深海海域,由于水深增加,结构承压、能耗等要求显著提高,同时远海维护成本难度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一种可适用于深远海、续航能力强的剖面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剖面测量装置不能在深海作业、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全海深作业能力以及较大的搭载能力的新型海洋剖面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海洋剖面测量装置,包括耐压壳体,所述耐压壳体包括若干个对称设置的玻璃浮球,所述玻璃浮球外部设有保护壳,相邻玻璃浮球保护壳通过连接结构刚性连接,所述玻璃浮球内部设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玻璃浮球之间设有运动模块,所述运动模块包括缆绳-滑轮限位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滑轮限位装置与玻璃浮球刚性连接,所述滑轮箱侧面设有测量模块,所述玻璃浮球固定安装于配重底座上。
将若干玻璃浮球进行刚性固定,形成对称式结构,作为水下承压结构并为剖面测量装置提供浮力,其它结构、设备根据各自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由于玻璃浮球承压能力强,净浮力占比高,同时多个浮球的组合可提供足够的储备浮力以搭载多种传感器与足够的电设备驱动器、电气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限位装置包括若干滑轮,所述滑轮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滑轮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液压浮力调节、吸排水浮力调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采用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串联减速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模块包括测量传感器和传感器外壳,所述测量传感器为独立式或集成式。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模块通过水密复合缆由电源模块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模块位于所述耐压壳体中部,所述剖面测量装置重心与滑轮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池组采用竖向圆柱式排列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剖面测量装置耐压壳体由若干玻璃浮球组成,由于玻璃浮球净浮力占比高,同时可根据需要调整玻璃浮球数目,因此解除了耐压壳体净浮力与安装空间等对设备搭载、电量储备等限制,可实现多种测量设备的同步搭载并大幅提高电源电量储备;由于玻璃浮球承压能力强,可实现更大深度的剖面测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面测量装置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剖面测量装置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剖面测量装置图2的A-A剖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剖面测量装置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剖面测量装置实施例2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海洋装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青岛海洋装备工程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未经青岛市海洋装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青岛海洋装备工程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5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