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自动变光焊帽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5675.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2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许克生;张盈盈;刘守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6 | 分类号: | A61F9/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杨俊达 |
地址: | 2425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帽 焊接主机 控制系统 变光 无线传输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 从机系统 微控制器 主机系统 自动变光 电弧光 滤光器 屏蔽 弧光 电性连接 电源模块 精密焊机 人员健康 通信连接 直接照射 焊枪 上电 视力 响应 灵活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自动变光焊帽及其控制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从机系统;主机系统,包括焊接主机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信连接于焊接主机上,所述焊接主机上电性连接有焊枪;从机系统,包括焊帽和变光滤光器,所述焊帽中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变光滤光器包括LCD液晶屏、微控制器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LCD液晶屏和无线接收模块均电性连接于微控制器上。本发明通过无线变光焊帽控制系统,能够完全及时屏蔽电弧光,响应速度快,完全根据需求灵活屏蔽弧光,避免了电弧光直接照射对一线操作人员面部尤其是视力的伤害,有效的保护了一线操作人员健康,显著地提高了精密焊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光焊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自动变光焊帽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焊帽是用来帮助焊工防护来自焊接的职业危害,其在焊接过程中准确定位、高效焊接。国内焊接面罩市场,主要有国产自动变光、进口自动变光、头戴式黑玻璃、手持式黑玻璃几种类型。
“自动变光焊帽”包括在电焊过程中能够对闪光自动响应的所有焊帽,该类头盔采用LCD显示,可自动变光。在暂停焊接时,焊接工人可通过变光滤光器查看焊接物体。一旦产生焊弧,头盔视线将变暗,从而防止受到强射线损害。
目前市场上众多的自动变光滤光器有很高的光学等级,比如1/1/1/1等(四个数值分别代表光学等级、散射光度、同质性和视觉角度依赖性,1为最高等级,3为最低等级)肉眼是看不到光线会透过盲点射到眼睛上,长期的盲点透光刺激,容易造成眼部伤害。
所以,现有技术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1、可调控性较低,无法实时有效的进行过程控制;2、完全依赖于光敏传感器检测,导致响应滞后,无法及时屏蔽高强弧光对视力造成的伤害;3、电路结构较复杂生产和维护成本较高;4、控制流程复杂模式难以调节造成使用人员无法配置至最佳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自动变光焊帽及其控制系统,运用EnhancedShort Burst协议可以实现点对点或1对多的无线通讯,通讯的速度可以达到2M bps,焊帽接收到主机的传输数据后对数据包进行解析,同时响应控制指令在焊接生效时;即在强弧光触发前,通过微控制器控制改变液晶的排列顺序完成熄屏操作,完全屏蔽UV/IR,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自动变光焊帽控制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从机系统;
主机系统,包括焊接主机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通信连接于焊接主机上,所述焊接主机上电性连接有焊枪;
从机系统,包括焊帽和变光滤光器,所述焊帽中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变光滤光器包括LCD液晶屏、微控制器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LCD液晶屏和无线接收模块均电性连接于微控制器上;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电性连接,所述锂电池通过焊帽电源开关电性连接于变光滤光器,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ISM频段通讯连接于无线传输模块上。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上还分别电性连接有电压监控模块、光敏传感器和存储器。
一种无线自动变光焊帽,用于所述的无线自动变光焊帽控制系统,包括焊帽,所述焊帽中开设有视觉槽,所述视觉槽中固定设置有前板和后板,所述前板中开设有前安装槽,所述后板中开设有后安装槽,所述前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前保护片,所述后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内保护片;
所述前保护片和内保护片之间设置有变光滤光器,所述前保护片、内保护片均和LCD液晶屏设置于同一水平基准线上,所述LCD液晶屏上方固定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微控制器和无线接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5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