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脱漆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6707.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薛向东;路芸;史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向东 |
主分类号: | C09D9/00 | 分类号: | C09D9/00;C09D9/04;C08F283/06;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膜 溶剂 环保型脱漆剂 有机酸 复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丙二醇碳酸酯 化工技术领域 苯甲酸甲酯 环境伤害 扩散性能 时间缩短 酸活化剂 微波辐射 吡咯烷酮 分子链 活性剂 天然型 脱漆剂 甘油 丙酮 降解 起皱 溶胀 水解 助溶 萃取 橘皮 催化 制备 软化 断裂 溶解 联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脱漆剂,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脱漆溶剂是以橘皮为原料,经微波辐射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萃取,得到的天然型的溶剂,加入1‑甲基‑2‑吡咯烷酮、丙酮缩甘油、苯甲酸甲酯进行复配,对环境伤害较小;本发明加入助溶活性剂是以丙二醇碳酸酯等进行复配得到,其增加了脱漆溶剂在漆膜中的渗透和扩散性能,进一步的使得脱漆剂进入漆膜进行溶胀和对漆膜的溶解,使得漆膜得到软化,起皱时间缩短,加快脱漆效率,同时加入有机酸类型的酸活化剂,利用具有活性的有机酸使得漆分子链中的键催化发生水解,进而断裂、降解,进一步的提高脱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脱漆剂,属于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涂装于物体表面而能形成涂膜,具有保护、装饰、标志及其他特殊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涂料将在更多层面提供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的功能。然而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涂层老化,或因个性化追求美学、功能等方面原因需要清除、重新涂装。
清除旧涂层的有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采用机械手段磨除基体表面的涂层、纯色涂料涂覆、激光处理法、火焰烧蚀法和高压水枪冲洗法等。相比而言,化学法更为常用。化学法是利用脱漆剂将漆膜渗透、溶解或与漆膜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清除涂层或表面油漆的作用。脱漆剂根据组成可分为碱性脱漆剂、酸性脱漆剂和溶剂型脱漆剂。目前,溶剂型脱漆剂是最常见一种,其主要有氯代烷烃类、苯甲醇类、甲基吡咯烷酮类和酯类等,该类型脱漆剂利用溶剂覆盖、渗透和溶解作用,使漆膜或涂层与基体快速分离。溶剂型脱漆剂一般由主溶剂、助溶剂、活化剂、挥发抑制剂及其他助剂组成。
以二氯甲烷、石蜡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氯化烃类脱漆剂,俗称水冲型脱漆剂,主要用于清除丙烯酸漆、硝基漆、醇酸漆、聚氨酯、部分环氧漆和低温固化双组份油漆,具有脱漆效率高特点。但对于某些环氧漆和汽车烤漆,氯化烃类脱漆剂的脱漆效果差,尤其是对于垂直面、斜漆膜的脱漆,不仅存在脱漆剂流失率大,而且脱漆效率更差。
为了提高脱漆的效率,一方面在制造氯化烃类脱漆剂过程中加入一些亲电性溶剂—活化剂(如甲酸),以加速破坏大分子链段,加强主溶剂对涂层的渗透和溶胀作用,起到加速脱漆的作用。众所周知,市面上的脱漆剂绝大部分采用马口铁作为包装物,在配方中加入有机酸活化剂,长时间贮存会腐蚀罐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为降低或阻止主溶剂的二氯甲烷的挥发,使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并渗人旧涂膜中,将涂膜膨胀或溶解咬起,常常加入石蜡作为挥发阻缓剂。然而,石蜡在脱漆过程中,易残留在基体的表面,会影响新漆层对基体的附着力。因此,在使用带有石蜡的脱漆剂时,必须彻底清洗底材表面,把残留的石蜡完全清除,方可重新涂装新涂料。
现有脱漆剂公开的技术研究很多,重点解决提高脱漆效率和降低挥发性的技术缺陷,但未涉及如何避免或阻止有机酸腐蚀罐体,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也未披露提高垂直面、斜面漆膜的脱漆,以及残余石蜡的清除问题。
由此可见,开发一种具有质量稳定、安全性高、挥发速率慢、高效脱漆和残留物易清除干净特点,可减缓施工于垂直面、斜面漆膜的脱漆剂流失率,可提示施工人员做好施工防护的脱漆剂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市场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脱漆剂存在具有挥发性有毒气体、脱漆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型脱漆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保型脱漆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150~200份脱漆溶剂、50~100份助溶活性剂、15~20份酸活化剂、10~18份刺激响应表面活性剂、5~10份吸附防腐蚀层、10~15份海藻酸钠、1~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0~80份水。
所述脱漆溶剂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向东,未经薛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67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