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水机组及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6786.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波;张治平;周宇;黄成武;周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0 | 分类号: | F25B41/00;F25B43/00;F25B4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利;李双皓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冷却溶液 冷却装置 冷媒 冷源 冷媒单元 冷水机组 变频器 换热 影响换热效率 封闭式循环 换热效果 外界杂质 循环流动 冷凝器 传递 散热 积垢 吸收 连通 冷却 流通 流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水机组及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冷媒单元,通入冷媒;载冷单元,用于安装变频器,且所述载冷单元通入冷却溶液;换热器,所述冷媒单元和所述载冷单元均与所述换热器连通,且所述冷媒和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内流动换热;其中,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载冷单元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所述换热器内吸收所述冷媒的冷源后,将所述冷源传递至所述变频器。上述冷却装置中,通过冷却溶液吸收冷媒的冷源,然后将冷源传递给冷凝器12进行冷却散热,冷却溶液在换热器和载冷单元之间封闭式循环,不与外界换热流通,不会将外界杂质带入,防止载冷单元和换热器内积垢后影响换热效率,换热效果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冷水机组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大冷量的冷水机组,运行功率大,所使用的变频器发热量多,单独依靠空气冷却,难以将变频器温度冷却下来。传统地,冷水机组变频器的冷却方法有水冷,水冷时直接通过机组的冷却水,将变频器产生的热量带到冷却塔,散发到室外环境,如此冷却水流经冷却塔,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水质较差,容易导致换热管路结垢,降低换热效率,冷却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冷却方式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效果较好的冷却装置。
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冷媒单元,通入冷媒;
载冷单元,用于安装变频器,且所述载冷单元通入冷却溶液;
换热器,与所述冷媒单元和所述载冷单元连通,且所述冷媒和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内流动换热;
其中,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载冷单元之间循环流动,并在所述换热器内吸收所述冷媒的冷源后,将所述冷源传递至所述变频器。
上述冷却装置中,通过冷却溶液吸收冷媒的冷源,然后将冷源传递给冷凝器12进行冷却散热,冷却溶液在换热器和载冷单元之间封闭式循环,不与外界换热流通,不会将外界杂质带入,防止载冷单元和换热器内积垢后影响换热效率,换热效果较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溶液换热时相态保持不变,进行显热式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冷却溶液通路,所述载冷单元包括冷却板和换热管,所述冷却板用于安装所述变频器,所述换热管嵌设于所述冷却板上,且所述换热管的首尾分别与所述冷却溶液通路的进出口连通,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冷却通路之间循环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与所述冷却溶液通路相邻的冷媒通路,所述冷媒单元包括冷凝器和电子膨胀阀,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冷媒通路的入口通过管路连接,且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所述电子膨胀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单元还包括闪发器,所述闪发器与所述冷媒通路的出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组件,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冷却板各个位置的实际温度,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实际温度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组件包括三个温度传感器,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于所述冷却板上对应所述换热管的入口、中间及出口的位置,所述控制器根据三个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实际温度中的最高温度与预设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冷单元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带动所述冷却溶液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换热管之间循环流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变频器开始工作前控制所述泵体启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冷水机组,包括上述冷却装置和变频器,所述变频器设于所述载冷单元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67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循环系统、空调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
- 下一篇:空调设备及其内机、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