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渗透油田水窜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6867.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李勇;李保柱;焦玉卫;李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征曲线 低渗透油田 油井 含水 模式识别 生产参数 预设 获取目标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水窜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油井的生产参数;根据所述生产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油井的含水特征曲线以及水驱特征曲线;通过将所述含水特征曲线以及水驱特征曲线分别与对应的至少一种预设水窜模式的典型含水特征曲线以及典型水驱特征曲线进行对比,确定出所述目标油井对应的所述预设水窜模式。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性的识别低渗透油田不同水窜模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低渗透油田开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渗透油田水窜模式 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低渗透油田是指油层储层渗透率低、丰度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低渗透油 气田在我国油气开发中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分布具有含油气多、 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区域广以及“上气下油、海相含气为主、陆相油气兼有”的特点, 在已探明的储量中,低渗透油藏储量的比例很高,约占全国储量的2/3以上,开发 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很多低渗透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水淹水窜严重,给油田稳油控水 带来了挑战。低渗透油田水窜通道从渗流型态上可分为孔道型、裂缝型和混合型 (孔道裂缝型或裂缝孔道型),水窜模式不同,封堵方案、封堵用剂、封堵工艺 甚至堵后评价指标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水窜模式,如果其相关地质参数 不同,后续治理对策也不尽相同,即水窜模式与封堵对策两者要达到匹配,水窜 通道的成功治理需要首先对不同类型水窜模式进行识别和描述。
国内外在水窜通道识别方面主要采用井间示踪剂、生产测井、取心井分析、 测井资料、霍尔曲线和生产动态资料反演等方法。相关研究工作一方面集中在井 筒中的测试,其测试的精度、分辨率以及检测的地层深度都有限,而且有些测试 方法存在工序复杂、耗时较长、成本较高、主观性过强、可操作性弱的缺陷;另 一方面对静动态地质、开发参数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只能定性地判断大孔道的存 在,不能对不同类型的水窜特征进行对比表征,因而不能有针对性的识别低渗透 油田不同水窜模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渗透油田水窜模式识别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无法针对性的识别低渗透油田不同水窜模式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水窜模 式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油井的生产参数;
根据所述生产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油井的含水特征曲线以及水驱特征曲线;
通过将所述含水特征曲线以及水驱特征曲线分别与对应的至少一种预设水窜 模式的典型含水特征曲线以及典型水驱特征曲线进行对比,确定出所述目标油井 对应的所述预设水窜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油田水窜 模式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生产参数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目标油井的生产参数;
特征曲线生成模块,其配置为,根据所述生产参数生成所述目标油井的含水 特征曲线以及水驱特征曲线;
识别模块,其配置为,通过将所述含水特征曲线以及水驱特征曲线分别与对 应的至少一种预设水窜模式的典型含水特征曲线以及典型水驱特征曲线进行对 比,确定出所述目标油井对应的所述预设水窜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 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 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低渗透油田水窜模式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 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处 理器中执行时实现上述低渗透油田水窜模式识别方法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6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