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7409.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7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玲;陈晓琦;朱建光;苏成福;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16;A61P35/00;A61K35/57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癌 寒热错杂 脾虚 治疗 中药 刀豆 服用方便 化瘀解毒 健脾和胃 用药问题 有效解决 有效控制 原发病灶 原料药物 炒麦芽 鸡内金 藤梨根 延胡索 重量计 黄连 病灶 党参 白术 半夏 配伍 生姜 香附 莪术 扩散 | ||
本发明涉及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党参10‑20g、白术10‑20g、莪术8‑17g、生姜3‑9g、黄连2‑4g、半夏8‑17g、鸡内金10‑20g、炒麦芽10‑20g、香附8‑17g、延胡索8‑17g、刀豆8‑17g和藤梨根6‑14g,本发明配伍科学合理,原料丰富,服用方便,效果好,共奏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化瘀解毒之效,可有效控制原发病灶的转移及转移病灶的继续扩散,有效用于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患者,是治疗胃癌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往往发现时即为中晚期,有80%以上的胃癌患者,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的现象,有1/3的胃癌有食欲减退的表现,无论是哪种肿瘤,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也因此会导致其它机体正常组织无法获得营养,从而表现为明显的消瘦。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反酸。随着肿瘤的生长,会破坏胃内的小血管,因此会有大便潜血的症状表现,但如果侵犯的血管较大,则往上会引发呕血,往下则会出现黑便,疾病进展快,患者生活质量极差,放化疗虽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疾病进展,但不良反应加重,中医药通过整体调整和辨证论治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及延长生存期。因此,中药治疗胃癌药物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党参10-20g、白术10-20g、莪术8-17g、生姜3-9g、黄连2-4g、半夏8-17g、鸡内金10-20g、炒麦芽10-20g、香附8-17g、延胡索8-17g、刀豆8-17g和藤梨根6-14g,其中,将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粉碎并加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6倍量的质量浓度为70%的乙醇渗漉,在45-55℃下,减压浓缩制备成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将上述白术、半夏、刀豆、延胡索4味药材的药渣与党参、黄连、香附、生姜、莪术、藤梨根、炒麦芽、鸡内金8味药材合并在一起,加原料药物4-6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合并2次所得煎液,在45-55℃下,减压浓缩制备相对密度为1.2的浸膏,合并2次制备得到的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加入辅料,药粉与辅料配比为1:2,辅料组成为糊精-糖粉1:1,以质量浓度为80%乙醇为润湿剂,均匀制成软材,过20目筛制粒,55-65℃进行干燥,14目筛过筛制粒,分装,即得。
本发明配伍科学合理,原料丰富,服用方便,效果好,共奏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化瘀解毒之效,可有效控制原发病灶的转移及转移病灶的继续扩散,有效用于治疗胃癌脾虚胃弱寒热错杂淤血内结证患者,是治疗胃癌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7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