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冷轧或热轧带钢表面横折印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8082.2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1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邱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16 | 分类号: | B21C47/16;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冷轧 热轧 带钢 表面 横折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冷轧或热轧带钢表面横折印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机组开卷机的带钢开卷点设置防横折印辊;通过调整转向辊或带钢开卷点的位置,使带钢在防横折印辊上产生预设包角,对防横折印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带钢在经过转向辊前先进行一次反向弯曲,对冷轧或热轧带钢钢卷进行开卷生产。本发明在机组的开卷机上设置防横折印辊,在带钢开卷过程中防横折印辊始终压在带钢的开卷点上,在反向弯曲力的作用下,使防横折印辊包角区域带钢形成稳定、均匀的塑性变形区,使带钢的屈服平台得到消除,就不会出现明显的横折印缺陷,并且只要带钢在后道工序经过的辊子辊径大于防横折印辊辊径,在后道工序也不会产生新的横折印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冷轧或热轧带钢表面横折印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带钢冷轧或热轧带钢生产中,冷轧带钢经过退火,热轧带钢经过轧后冷却的过程,由于间隙原子形成的柯氏气团对滑移的钉扎作用会产生屈服平台,导致冷轧或热轧带钢在后续生产中容易产生横折印,给带钢表面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引起诸多质量异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善冷轧或热轧带钢表面横折印的方法及装置,旨在改善冷轧或热轧带钢在开卷生产过程中表面的横折印。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改善冷轧或热轧带钢表面横折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机组开卷机的带钢开卷点设置预设辊径的防横折印辊;
步骤2,通过调整转向辊或带钢开卷点的位置,使带钢在防横折印辊上产生预设包角;
步骤3,对防横折印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带钢在经过转向辊前先进行一次反向弯曲;
步骤4,对冷轧或热轧带钢钢卷进行开卷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获取带钢的厚度、弹性模量、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和屈服极限;
步骤1.2,根据所述带钢的厚度、弹性模量、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和屈服极限,确定防横折印辊的辊径;
步骤1.3,将步骤2中的防横折印辊设置于机组开卷机的带钢开卷点;
其中,所述带钢的厚度通过测量获得,带钢的弹性模量、上屈服强度、下屈服强度和屈服极限通过拉伸试验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2具体为:
通过带钢的厚度、弹性模量和屈服极限确定带钢弹性弯曲半径,通过带钢的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比值确定防横折印辊的半径与带钢弹性弯曲半径的比值,通过防横折印辊的半径与带钢弹性弯曲半径的比值确定防横折印辊的半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具体为:
调整转向辊或带钢开卷点的位置,使带钢在防横折印辊上产生的包角大于20度。
进一步地,对所述防横折印辊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大于带钢在防横折印辊和转向辊之间的张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
进一步地,所述防横折印辊的压力采用如下公式计算确定:
F=1.5*T*cosα,
其中F为施加到防横折印辊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T为带钢在防横折印辊和转向辊之间的张力,α为带钢张力T与防横折印辊的压力F之间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