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薄壁陶瓷与合金复合体构件的铸造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8505.0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邹鹑鸣;魏尊杰;王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9/00 | 分类号: | B22D19/00;B22C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金珠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薄壁 陶瓷 合金 复合体 构件 铸造 成形 方法 | ||
1.一种大型薄壁陶瓷与合金复合体构件的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成形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完成的:
步骤一、将SiC纳米粉体与SiC微米粉体按1: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分成A、B两份,其中,A份与B份的体积比为(2~4):(8~6),
将A份与平均粒径为0.8~1.0mm的SiC粉体按(1~3):(5~2)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C,将B份与Ti粉、TiAl粉按照(5~10):(4~6):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D;
步骤二、将混合粉体D沿模样表面均匀铺粉于模具中,然后将混合粉体C均匀铺于混合粉体D上,再将平均粒径为1.0~1.2mm的SiC粉体均匀铺于混合粉体C上,然后加压冷压,冷压完毕后卸压、开模取出,得到冷压陶瓷块;
步骤三、然后真空烧结,随炉缓慢真空冷却,取出后立即用塑料薄膜真空封装;
步骤四、压制蜡模;
步骤五、将步骤四处理后的冷压陶瓷块安装在蜡模上形成模型组件,随后在模型组件外制备厚度为10mm的壳层;然后真空低温感应脱蜡最终形成复合模壳,放置于陶瓷砂箱内,并在复合模壳周围填满干燥的平均尺寸为2~3mm的刚玉砂,形成的复合铸型;
步骤六、将熔融态合金浇铸于复合铸型中得到铸件;
其中,步骤四中压制蜡模是按照复合体铸件合金填充部分的形状压制蜡模,蜡模用蜡是用采用铸造高温蜡与镍粉按1:4的体积比混合配置的,然后脱模,焊制浇冒口,蜡模上与陶瓷块接触的位置预留便于组装陶瓷块的连接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SiC纳米粉体平均粒径为30~5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SiC微米粉体平均粒径为10~5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压力为30~210MPa条件下冷压,保压3~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烧结压力为60MPa、温度为1420℃条件下真空烧结100~1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粉的平均粒径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造高温蜡的化蜡温度为105℃~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的浇铸过程中,将复合铸型放置于真空浇注的保温装置中,坩埚内添加合金,密封后抽真空,保温装置加热到800~1150℃,保温3小时,然后开始感应加热熔化合金,合金熔炼好后保温装置断电浇注,等金属液凝固后形成复合体铸件,随炉真空冷却后取出铸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所述合金为K4169镍基高温合金或铝铜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5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模锻机射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安全浇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