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8762.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5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之辰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0;A61P29/00;A61K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344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省道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胀痛 制备 腹部 中药组合物 治疗 薄荷 蒲公英 煅石膏 白芍 出料 儿茶 甘草 芦根 竹菇 枳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成分由竹菇10‑15份、芦根25‑35份、蒲公英10‑20份、枳壳8‑15份、儿茶5‑15份、煅石膏10‑20份、寸冬10‑20份、薄荷1‑10份、白芍10‑18份、甘草1‑10份组成。并依次取原料,制备完全后出料,可达到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许多人不注意饮食,不吃早餐、饭后剧烈运动、吃饱即睡、吃撑或嗜辣等现象普遍,长期饮食不规律直接导致腹部胀痛的早期症状。伴有腹部胀痛灼热的疾病有便秘、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进食障碍疾病和肥胖症、肠胃气胀、器质性疾病(包括某些恶性肿瘤)等。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竹菇10-15份、芦根25-35份、蒲公英10-20份、枳壳8-15份、儿茶5-15份、煅石膏10-20份、寸冬10-20份、薄荷1-10份、白芍10-18份、甘草1-10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竹菇12份、芦根30份、蒲公英15份、枳壳10份、儿茶10份、煅石膏15份、寸冬15份、薄荷6份、白芍12份、甘草6份。
一种治疗腹部灼热胀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述的组合物外,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完成:
(1)分别将配方量的寸冬、儿茶、蒲公英粉碎成细粉,过100-200目筛,混匀;
(2)将配方量的竹菇、芦根、枳壳、煅石膏、薄荷、白芍、甘草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加纯化水在90~100℃的温度下煎煮1-3次,每次煎煮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煎液浓缩至40-60℃测相对密度为1.05-1.15的清膏,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搅匀,冷藏24-72小时,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45-60℃测相对密度1.20-1.40 的浸膏;
(3)步骤2浓缩后的浸膏通过鼓风干燥后,进行超微粉碎过筛,再加入步骤1中的细粉,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散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加入纯化水在98℃的温度下煎煮2次,每次煎煮3小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进行超微粉碎过筛80目。
本发明配方的原料功效如下:
竹菇:性微寒、味甘;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芦根:性甘、寒;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蒲公英:性甘,平;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清行性腮腺炎,乳痛肿痛,胃炎,痢疾,肝炎等疾病。
枳壳:《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
儿茶:性苦,涩,凉;功效为活血疗伤,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煅石膏:具有收湿,生肌,敛疮,止血的功效。外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之辰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之辰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8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