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然通风隧道通风机理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9289.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1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闫治国;朱合华;张银屏;黄天荣;郭庆华;青胜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2 | 分类号: | E21F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然通风 隧道 通风 机理 试验 系统 | ||
1.一种自然通风隧道通风机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隧道主体模拟子系统:包括模拟隧道段和加速段,所述的模拟隧道段由两条并联的直线型隧道主体组成,每条隧道主体由多节长度不同的隧道节段通过法兰连接形成,且通过半圆形的加速段相互连通形成环状隧道,每节隧道节段包括底板、左右侧板以及设置在左右侧板上且高度可调的活动盖板,并且在内壁实验前,通过打磨或喷砂处理,使每节隧道节段具有与原型隧道相同的沿程摩阻损失系数,每条隧道主体的断面和自然通风口布置方式不同,用以对比试验;
自然通风口模拟子系统:包括开设在直线型隧道主体顶部的多个预制的通风竖井,所述的通风竖井的长度、宽度、高度、间隔距离和截面形状均可调节,所述的通风竖井包括与开设在隧道主体顶部的开孔尺寸相同的风口底板以及设置在风口底板上的自然通风口,所述的自然通风口的高度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可滑动刻度尺调节并计量;
交通流模拟子系统:包括设置在环状隧道内的环形轨道以及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模拟车队,所述的模拟车队包括依次连接的动力车和多个模型车辆组,每个模型车辆组内设有多个模型车辆,所述的模型车辆组内的多个模型车辆顶部设置横向和纵向的可伸缩轻质硬杆,用以模拟车队中不同的横向和纵向车间距;
车辆发热及尾气模拟子系统:设置在模型车辆上,用以模拟隧道内车辆产生的热量及尾气;
测量子系统:包括上位机以及设置在模拟隧道段内的数据采集器,用以在实验中获取模拟隧道段内的风速、温度、能见度、CO浓度以及摄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通风隧道通风机理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竖井底部的横梁上设置分别与数据采集器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CO浓度传感器和摄像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2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