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及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69602.1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及其 阻尼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及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包括驱动电机的当前输出扭矩、电机转速、车辆平均胎压和环境影响参数;把第一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得到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根据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对电动汽车进行阻尼控制。该方法根据计算出的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对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补偿,从而增大了电动汽车的阻尼,减小了电动汽车的振动,提高了电动汽车阻尼控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及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一般是通过单级减速器直接驱动车轮,将驱动系统的输出动力直接作用于驱动轮,因此纯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响应特点。但是,由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中间无换挡机构,导致其驱动系统的阻尼较小,所以电动汽车在行车过程中容易因为阻尼过小而引发车辆的振动,因此,行车过程中需要对电动汽车的阻尼进行控制。
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利用电动汽车的二质量振动模型实现主动阻尼控制。然而,申请人发现,由于二质量振动模型是一个理想的简化模型,在实际使用中无法根据模型中参数的变化控制电动汽车的阻尼,比如,电动汽车的等效转动惯量在不同负载及行驶状态下其值是不同的,而在实际行驶过程中,二质量震动模型无法针对等效转动惯量等参数的变化对阻尼控制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导致电动汽车的阻尼控制效果较差,电动汽车仍会产生非预期的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阻尼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电动汽车当前的状态参数和环境影响参数计算电动汽车实时的主动阻尼系数,然后根据获取到的主动阻尼系数和扰动信号对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补偿,由此,根据计算出的电动汽车在当前状态下所需的补偿扭矩来增大阻尼,减小了电动汽车由于阻尼过小而产生的振动,提高了电动汽车阻尼控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的阻尼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阻尼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电动汽车的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包括驱动电机的当前输出扭矩、电机转速、车辆平均胎压和环境影响参数;
把第一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得到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
根据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对电动汽车进行阻尼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阻尼控制方法,首先获取电动汽车的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包括驱动电机的当前输出扭矩、电机转速、车辆平均胎压和环境影响参数,然后把第一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得到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最后根据电动汽车当前的主动阻尼系数,对电动汽车进行阻尼控制。该方法根据电动汽车当前的状态参数和环境影响参数计算电动汽车实时的主动阻尼系数,然后根据获取到的主动阻尼系数和扰动信号对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补偿,由此根据计算出的电动汽车在当前状态下所需的补偿扭矩来增大驱动系统的阻尼,减小了电动汽车由于阻尼过小而产生的振动,提高了电动汽车阻尼控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阻尼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