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69794.6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5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康瑞建材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4B24/26;C08F283/06;C08F220/56;C08F220/08;C04B10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4205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碱液体速凝剂 速凝剂 制备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周边环境影响 聚醚多元醇 乙醇提取液 标准要求 丙烯酰胺 不饱和端 链烷醇胺 偏磷酸钠 生产区域 羟基聚醚 不饱和 醋酸酐 硫酸铝 硫酸盐 氯离子 弱酸性 引发剂 重量份 复配 皂角 生产工艺 剧毒 环保 凝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硫酸铝25‑35份,丙烯酰胺5‑20份,偏磷酸钠1‑5份,不饱和醋酸酐1‑5份,一元不饱和端羟基聚醚1‑5份,链烷醇胺5‑8份,皂角乙醇提取液5‑20份,引发剂1‑5份,聚醚多元醇1‑3份;通过上述成分复配的速凝剂,不含硫酸盐、氯离子、碱;凝结时间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1天强度较高,28天强度无损失,并且生产工艺简单,并且速凝剂不含任何剧毒和危险原料,呈弱酸性,对生产区域的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无碱液体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湿喷技术的发展,市场对液体速凝剂的需求越来越大,喷射混凝土主要用于支护工程,为了满足支护结构要求,喷射混凝土必须快速硬化,在短时间内达到初凝和终凝,速凝剂是掺入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它的作用是增大水泥的水化速度,使混凝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强度,以保证支护工程的施工要求。现在国内喷射混凝土施工大量采用液体碱性速凝剂,它的前期强度较高,但后期强度损失严重,可能对工程的安全造成隐患。碱性速凝剂一般有很高的碱含量,在施工时,碱性速凝剂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很强的腐蚀性,时刻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溅射到人眼可以导致失明。
针对碱性速凝剂的这些问题,国内很多研究人员已经着手研究不含碱的速凝剂,即无碱速凝剂。无碱速凝剂一般呈弱酸性,对皮肤腐蚀性大大降低,在环保观念日益加强的今天,无碱速凝剂逐步取代碱性速凝剂是大势所趋,西方欧美国家已经完全淘汰碱性速凝剂,还
有很多国家也在正在大力推广使用无碱速凝剂。
但是从现有技术来看,无碱速凝剂的成分中还存在使用一些毒性或腐蚀性较高的物质,例如三氟乙酸、氢氟酸等;还有一部分的相关性能指标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或者是存在价格昂贵以及不易运输或需要再次加工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环保的无碱液体速凝剂以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的无碱液体速凝剂毒性较高,后期强度易损失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保无碱液体速凝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硫酸铝25-35份,丙烯酰胺5-20份,偏磷酸钠1-5份,不饱和醋酸酐1-5份,一元不饱和端羟基聚醚1-5份,链烷醇胺5-8份,皂角乙醇提取液5-20份,引发剂1-5份,聚醚多元醇1-3份。
一种环保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丙烯酰胺水溶液、不饱和醋酸酐水溶液、一元不饱和端羟基聚醚、引发剂水溶液混合搅拌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80℃,滴加时间为0.2-6.0h,滴加完毕后加入皂角乙醇提取液,继续搅拌之后加入链烷醇胺,保温2-3h得到混合反应物;
2)将硫酸铝水溶液和偏磷酸钠水溶液进行混合,50-90℃下保温1-2h,再加入聚醚多元醇,匀速搅拌1-4h;得所述无碱液体速凝剂。
优选的,所述的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优选的,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氧化丙烯二醇或聚四氢呋喃二醇。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加入聚醚多元醇,在50-80℃条件下匀速搅拌1-4h。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丙烯酰胺与不饱和醋酸酐、一元不饱和端羟基聚醚进行共聚制得悬浮稳定剂,再将其用于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合成,通过引入高分子共聚物对速凝剂进行优化,改善了液体速凝剂的凝聚性,有效的抑制了沉淀的产生,提高了母液存储的稳定性,稳定性能够达到1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康瑞建材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康瑞建材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69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