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0061.4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9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龙;李霞林;闫浩泉;何华;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10 | 分类号: | F01N3/10;F01N3/28;F01N13/14;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陆井玉;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板 定位柱 定位座 压板 三元催化器 定位组件 隔热罩 支撑座 辅助安装工具 避让槽 压紧槽 滑动配合连接 便于安装 排气口处 转动连接 排气口 避让 法兰 压紧 | ||
1.一种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和定位组件(2);
所述定位组件(2)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上,且所述定位组件(2)与所述支撑座(1)转动连接;
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定位座(21)、定位板(22)、定位柱(23)和压板(24);
所述定位板(22)安装在所述定位座(21)上,且所述定位板(22)位于所述定位座(21)远离所述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定位柱(23)安装在所述定位板(22)上,且所述定位柱(23)位于所述定位板(22)远离所述定位座(21)的一侧;所述定位柱(23)被设置为用于对三元催化器(01)的排气口定位;
所述压板(24)安装在所述定位板(22)上,所述压板(24)与所述定位板(22)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压板(24)上设有避让槽(241),所述避让槽(241)被设置为用于避让所述定位柱(23);
所述压板(24)上设有压紧槽(242),所述压紧槽(242)被设置为用于压紧在三元催化器(01)的排气口处的法兰(03)上;
所述压板(24)包括滑板(243)和卡板(244);
所述滑板(243)的一端与所述卡板(24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板(243)与所述卡板(244)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板(243)位于所述定位板(22)远离所述定位座(21)的一侧,所述卡板(244)位于所述定位板(22)靠近所述定位座(21)的一侧;
所述避让槽(241)设置在所述滑板(243)上;所述压紧槽(242)设置在所述滑板(243)上,所述压紧槽(242)位于所述滑板(243)靠近所述定位座(2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2)上设有安装孔(221),所述安装孔(221)被设置为用于与三元催化器(01)的排气口处的法兰(0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4)还包括把手(245),所述把手(245)安装在所述卡板(24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还包括旋转组件(3),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轴套(31)、旋转轴(32)、连接螺栓(33)和挡板(34);
所述轴套(31)安装在所述支撑座(1)上,所述旋转轴(32)穿过所述轴套(31),所述旋转轴(32)与所述轴套(3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2)的一端设置有挡盘(35),所述挡盘(35)与所述定位座(21)连接;
所述连接螺栓(33)穿过所述挡板(34)与所述旋转轴(32)连接,且所述连接螺栓(33)安装在所述旋转轴(32)远离所述挡盘(35)的一端;所述挡板(34)抵靠在所述轴套(31)远离所述定位座(2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还包括柱塞(4),
所述定位座(21)的底部设有定位槽;
所述柱塞(4)的中轴线与所述旋转轴(32)的中心线平行,所述柱塞(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1)固定连接,所述柱塞(4)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元催化器隔热罩辅助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4)包括壳体(41)、滚珠(42)和弹簧(43);
所述壳体(41)为筒状,所述弹簧(43)的一端与所述滚珠(42)连接,所述弹簧(43)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41)的底部连接;
所述定位槽为半球形槽,所述滚珠(42)的直径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半球形的直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00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降低发动机尾气温度的管结构和发动机组件
- 下一篇:联合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