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防损伤高层安全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1412.3 | 申请日: | 2018-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3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有才;卓海林;郭金东;马春光;郭卓雅;马思成;卓珈仪;徐露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汇智万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B64D17/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箱 降落伞 伞包 安全气囊 安全箱门 安全带装置 内部设置 电池室 防损伤 卡扣 高空作业 蓄电池 吸盘 玻璃固定 铰链转动 安全带 储物室 固定板 警示灯 室内部 上端 背带 高层 吸附 下端 电池 稳固 安全 玻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防损伤高层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箱、安全带背带和安全气囊,所述安全箱与安全箱门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安全箱一侧设置有安全箱卡扣,所述安全箱门一侧设置有安全箱门卡扣,所述安全箱内部设置有电池室,所述电池室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池室下端设置有储物室,所述安全箱底部设置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一侧设置有USB充电接口,所述安全箱上端设置有降落伞伞包,所述降落伞伞包一侧设置有警示灯,所述安全箱与降落伞伞包连接处设置有降落伞伞包固定板,所述降落伞伞包内部设置有降落伞,通过设置的玻璃固定吸盘,用于对玻璃进行吸附,使人们在高空作业时稳固身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防损伤高层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带是运用在设备上的安全件,乘坐飞机等飞行器,或在高空作业与进行技艺表演时,为保障安全所用的带子。主要原料是涤纶,丙纶,尼龙。安全带不单指织带,除了织带,安全带还有其它零件组装而成。”安全带”已成为驾驶员和乘员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汽车等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传统的保证安全行车的部件,如后视镜和左右车门镜(传统的后视系统)、安全带、AIRBAG(安全气囊)和ABS(制动防抱死系统)等已被广大驾车人和乘车人所熟悉,并在进口豪华轿车上普遍应用。汽车安全带的起源。安全带作为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保护驾乘人员的基本防护装置,它的诞生早于汽车。早在1885年,安全带出现并使用在马车上,目的是防止乘客从马车上摔下去。1902年5月20日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汽车竞赛上,一名赛车手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赛车,用几根皮带将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竞赛时,他们驾驶的汽车因意外冲入观众群,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而这几名赛车手却由于皮带的缘故死里逃生。这几根皮带也就成为汽车安全带的雏形,在汽车上首次使用,便挽救了使用者的生命。
1922年,赛车场上的跑车开始使用安全带;1955年,美国福特汽车装用了安全带;1968年,美国规定轿车面向前方的座位均要安装安全带。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汽车乘员必须要佩带安全带的规定,我国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颁布了通告,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车(包括轿车、吉普车、面包车、微型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世界上安全带的标准形式是尼尔斯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这种汽车安全带开始为人接受始于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的交通意外,数字清楚显示,三点式安全带不但在超过半数的个案中,降低甚至避免乘客受伤的机会,更能够保住性命。自安全带面世以来至今,已有长达1000万公里的安全带,装进全世界超过10亿辆汽车内,其长度足以围绕地球赤道250圈,或是往返月球13次之多。然而,最重要的是40年内无数生命因而获救,证明三点式安全带是有效的单一汽车安全设备。
目前的高层用安全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时仅仅具有防掉落的作用,在掉落时往往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并且,万一安全带出现断裂,人们也不能及时的进行补救,在夜晚摔落时不能及时的进行警报,提醒人们注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防损伤高层安全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高层用安全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时仅仅具有防掉落的作用,在掉落时往往会对人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并且,万一安全带出现断裂,人们也不能及时的进行补救,在夜晚摔落时不能及时的进行警报,提醒人们注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汇智万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汇智万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14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过滤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力系统登高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