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2049.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8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宿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设备 装置及电子设备 矩阵 数据分流 虚拟服务 虚拟用户 能耗 有效降低系统 实际用户数 数据流 矩阵配置 实际用户 最优化 求解 构建 配置 服务 优化 统计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统计各个实际服务设备的实体数M和相应的服务用户数N;当所述服务用户数N大于所述实体数M时,配置N‑M个虚拟服务设备;当服务用户数N大于实际用户数P时,配置N‑P个虚拟用户;根据所述实际服务设备、虚拟服务设备、实际用户以及虚拟用户,建立开销矩阵,通过求解所述开销矩阵配置所述服务设备的数据流。通过构建优化开销矩阵,能够实现能耗值的最优化计算,从而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数据流服务的用户和服务设备日益增加,基站等无线传输节点经常会出现流量负载过高的情况。为解决以上问题,数据分流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基本思想是将用户原本需要从无线传输节点处获取的数据转接到第三方AP(如Wi-Fi热点网络或蓝牙等)进行获取。针对第三方AP稀少的情况,需要利用机会网络进行获取。以蓝牙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方机会异构网络在协助无线传输节点进行数据分流时存在传输速率低和覆盖面积小等问题。而相较于蓝牙技术,Wi-FiDirect技术主要使用了802.11a/g/n标准,能使用2.4GHz频段和5GHz频段来进行通信,峰值速率能达到250Mps,远大于蓝牙。在覆盖范围方面,Wi-Fi Direct技术的通信范围最大能够达到100m,同样远大于蓝牙技术。同样的,Wi-Fi Direct技术相较于蓝牙技术能量消耗更高,而这也成为了Wi-Fi Direct技术协助数据分流的瓶颈。
因此,如何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数据分流,进而降低系统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进行数据分流、导致系统能耗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分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统计各个实际服务设备的实体数M和相应的服务用户数N;
当所述服务用户数N大于所述实体数M时,配置N-M个虚拟服务设备;
当服务用户数N大于实际用户数P时,配置N-P个虚拟用户;
根据所述实际服务设备、虚拟服务设备、实际用户以及虚拟用户,建立开销矩阵,通过求解所述开销矩阵配置所述服务设备的数据流。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统计服务用户数为0的实际服务设备的实体数T,并增加T个虚拟服务设备;
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服务器设备、虚拟服务设备、实际用户以及虚拟用户,建立开销矩阵包括:
在开销矩阵中,将服务用户数等于0的、增加的T个虚拟服务设备对应的能耗值配置为参考能耗,其中,所述参考功耗是Emax+1,Emax是实际服务设备与实际用户对应的能耗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根据所述实际服务设备、虚拟服务设备、实际用户以及虚拟用户,建立开销矩阵,包括:
将所述虚拟服务设备与实际用户的能耗值配置为对应实际服务设备与实际用户的能耗值;
将所述虚拟服务设备与虚拟用户的能耗值配置为参考能耗,其中,所述参考能耗是Emax+1,Emax是实际服务设备与实际用户对应的能耗值的最大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服务设备、虚拟服务设备、实际用户以及虚拟用户,建立开销矩阵,包括:
将实际服务设备与虚拟用户的能耗值配置为参考能耗,其中,所述参考能耗是Emax+1,Emax是实际服务设备与实际用户对应的能耗值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20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