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扫描振镜的高速运动目标形变模拟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2808.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1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郝群;曹杰;王营博;徐成强;张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扫描 高速 运动 目标 形变 模拟 系统 测量方法 | ||
1.基于扫描振镜的高速运动目标形变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菲涅尔匀光照明一级子系统(2)、振镜扫描一级子系统(3)、接收采集一级子系统(9)、激光器(1)、准直扩束模块(4)、反射屏(6)、激光测距仪(7)、电源(8)及高速运动目标(5);所述的菲涅尔匀光照明一级子系统(2)用于对目标视场的均匀光照射;所述的振镜扫描一级子系统(3)用于模拟高速运动目标及其尺寸形变过程,同时为高速实物目标测量提供光学系统结构与参数支持;所述的接收采集一级子系统(9)用于对接收视场内高速运动目标激光照射强度的快速采集;激光器(1)用于为系统提供光源;准直扩束模块(4)用于二次扩大匀光视场,提供大视场照明;反射屏(6)用于投影模拟出的高速运动目标轮廓图案,并反射目标轮廓光强;激光测距仪(7)用于测量接收采集一级子系统与反射屏之间的距离,为测量光学系统提供物距;电源(8)用于为振镜扫描一级子系统(3)、接收采集一级子系统(9)、激光器(1)、激光测距仪(7)提供能量;高速运动目标(5)用于为系统标定及测量提供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振镜的高速运动目标形变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菲涅尔匀光照明一级子系统(2)包括显微透镜(2.1)、光阑(2.2)、非球面透镜(2.3)、菲涅尔透镜(2.4)、非球面准直镜(2.5);所述的菲涅尔匀光照明一级子系统(2)采用显微透镜(2.1)会聚激光器发射光束;在显微透镜(2.1)焦点处放置光阑(2.2),用于滤除外界杂散光和高次谐波,提高光束照明质量;非球面透镜(2.3)用于将光阑(2.2)出射光线准直后平行入射至菲涅尔透镜(2.4);菲涅尔透镜(2.4)用于将平行入射的光束均匀扩展,实现匀光照明;非球面准直镜(2.5)用于将菲涅尔透镜(2.4)扩展的均匀光准直后平行出射,为高速运动目标(5)视场匀光照明提供支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振镜的高速运动目标形变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采集一级子系统(9)包括滤光片(9.1)、会聚透镜(9.2)、视场光阑(9.3)、线阵CCD探测器(9.4)、线阵探测器采集卡(9.5)和计算机(9.6);所述的接收采集一级子系统(9)将从目标反射回的光经过滤光片(9.1)滤波,实现对杂散光的滤除,对特定波长强度的探测;会聚透镜(9.2)用于对经滤光片的波束聚焦会聚;视场光阑(9.3)放置于会聚透镜(9.2)焦点处,用于限制经会聚透镜(9.2)光束的视场,同时抑制背景光的干扰;线阵CCD探测器(9.4)用于感应经视场光阑(9.3)滤波后的光束强度;线阵探测器采集卡(9.5)用于采集光束强度,同时实现与计算机(9.6)的通讯;计算机(9.6)用于光束强度—像素数的曲线绘制,以及高速目标轮廓像素数的提取,最终实现高速运动目标(5)微尺寸形变量测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扫描振镜的高速运动目标形变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镜扫描一级子系统(3)包括X轴振镜(3.1)、X轴振镜电机(3.2)、Y轴振镜(3.3)、Y轴振镜电机(3.4)、电机驱动板(3.5)、控制模块(3.7)、ILDA接口板(3.8)、电位器板(3.6)、计算机(9.6);所述的振镜扫描一级子系统(3)采用控制模块(3.7)实现对振镜扫描一级子系统(3)的整体控制,控制模块(3.7)用于设置模拟扫描模式功能,所述的模拟扫描模式功能包括扫描模式、扫描图案、通讯设置、是否自定义扫描功能;电机驱动板(3.5)用于驱动X轴振镜电机(3.2)与Y轴振镜电机(3.4),实现X轴振镜(3.1)与Y轴振镜(3.3)按自定义的规律偏转;ILDA接口板(3.8)用于接收在控制模块(3.7)处于非主机模式时与上位机通讯,实现自定义图案的生成与传输;电位器板(3.6)用于对外部模拟高速运动目标(5)图案大小的调节;计算机(9.6)用于以编程和参数设置的方式自定义目标形状,并通过ILDA接口与控制模块(3.7)通讯;X轴振镜(3.1)与Y轴振镜(3.3)用于反射激光束,实现X轴振镜(3.1)与Y轴振镜(3.3)在X轴振镜电机(3.2)与Y轴振镜电机(3.4)控制下按规律偏转后扫描出高速模拟目标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28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