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3074.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92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慧;刘伟慈;杨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工商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06;H01L29/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导双极型 晶体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相比于传统逆导IGBT结构,在集电极侧设置了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和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同时移除了N‑缓冲层结构。在反向导通状态下,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的横向耗尽使得P‑柱发生穿通效应,触发NPNP晶闸管开启以实现逆导。在正向导通下,集电极侧部分超结横向扩散形成电势势垒层、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作为介质阻挡层,二者共同作用使得电子存储在P‑集电区/N‑柱结附近,直至该PN结导通,极大抑制了snapback现象。同时,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了P‑集电区的面积,获得了导通压降的降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不明显影响器件其他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抑制了snapback现象,且获得了低功率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Reverse-Conducting Trench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itor,简称:RC-IGBT)。
背景技术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一种MOS场效应管和双极型晶体管复合的新型电子电力器件。它既有MOSFET易于驱动、控制简单的优点,又有双极型晶体管导通电阻小,通态电流大,功率损耗小的特点。在中高压电力电子领域中展现出优越的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子电力系统中,IGBT通常需要搭配续流二极管(Free Wheeling Diode)使用以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然而,反并联续流二极管不仅增加成本,而且在容易在封装过程中引入寄生效应,影响器件的可靠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产品的整体化,文献(Takahashi,Yamamoto,Aono,Minato.1200V Reverse Conducting IGBT.Proceedings of 2004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ICs,2004,pp.24-27)提出了逆导型IGBT(Reverse-Conducting IGBT),成功地将续流二极管集成在IGBT内部。其结构如图1所示,相比于传统无逆导能力的IGBT,其特点是在集电极侧制作了N+短路区,该区域与器件中的P-基区和N漂移区形成寄生PiN二极管,在反向导通模式下该二极管导通电流。然而,N+短路区使得器件在正向导通模式下出现电压回跳(snapback)的现象,这会导致器件开启不均匀,电流集中现象,严重影响电子电力器件的稳定性。同时,IGBT作为一种功率器件,其功率损耗的降低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在不明显影响器件其他性能的同时抑制电压回跳的现象,同时降低功率损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逆导双极型晶体管,包括多个元胞结构,每个元胞结构包括N-漂移区、位于N-漂移区下方的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位于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下方的集电极结构以及位于N-漂移区上方的栅极结构和发射极结构;
所述的集电极侧部分超结结构由水平方向交替排列的N-柱和P-柱构成;所述的集电极结构包括P-集电区、N+短路区、金属化集电极和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所述的P-集电区、N+短路区和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并列与金属化集电极的上表面;
所述的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包括沟槽氧化层和多晶硅导电填充物,所述的集电极短路沟槽结构沿垂直方向插入P-集电区和N+短路区、N-柱和P-柱之间;所述的多晶硅导电填充物与金属化集电极短接;
所述的栅极结构为沟槽栅,包括栅氧化层,多晶硅栅电极填充物和金属化栅电极,所述的金属化栅电极位于多晶硅栅电极填充物的上表面;所述的发射极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沟槽栅之间,包括P-基区、N+发射区、P+区和金属化发射极;所述的N+发射区位于发射极结构上表面的两端,N+发射区与栅氧化层,P-基区相连;所述的P+区位于两个N+发射区之间;所述的金属化发射极位于N+发射区与P+区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工商学院,未经广州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3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三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逆导型门极换流晶闸管及其制造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