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碳离子束辐照猕猴桃种子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3320.9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爱红;周利斌;刘腾云;刘淑娟;李彦强;胡淼;骆善伟;余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猕猴桃 辐照 碳离子 诱变 种子育苗 幼苗 分子遗传育种 移栽成活率 种子发芽率 发芽率 辐射剂量 高能离子 基础条件 透明容器 有效辐射 成活率 基质 移栽 过量 播种 育种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碳离子束辐照猕猴桃种子育苗方法,属于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1)将猕猴桃种子置于透明容器中进行高能碳离子束辐照,辐照强度为40~100Gy,得到辐照后的猕猴桃种子;2)将辐照后的猕猴桃种子播种于基质中进行培养,得到猕猴桃幼苗;3)将猕猴桃幼苗进行移栽。本发明涉及的高能碳离子束辐射剂量的控制既能够达到有效辐射诱变的目的,还能降低高能碳离子束对猕猴桃种子造成诱变过量的影响。本发明方法能使诱变后猕猴桃种子发芽率在26~44%,移栽成活率在70%以上,简单有效保持诱变后猕猴桃种子较高的发芽率和成活率,为今后研究高能离子诱变的猕猴桃材料、实现猕猴桃的高效育种提供了基础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能碳离子束辐照猕猴桃种子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隶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Lindl.)。本属有54个种、21个变种,共计75个分类单元。猕猴桃属植物自然分布于以中国为中心,南起赤道、北至寒温带的亚洲东部广大地区,中国是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原始起源中心。
猕猴桃也称狐狸桃、藤梨、羊桃、奇异果,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人们喜食的水果。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猕猴桃营养全面,被誉为“水果之王”。它对多种癌症、心血管病、高血压、便秘和肥胖等有一定的辅助和治疗效果。另外,猕猴桃也因猕猴桃花量大且美丽、叶片存在彩色变异等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由于猕猴桃自然突变率较低,通过野生资源选育及人工杂交的手段通常周期较长且变异类型有限。猕猴桃的育种需要一种高效的方法。通过人工诱变的方式可以快速的获得新型的变异来源。传统的射线辐照(例如,60Co-γ)的方法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但对植物体的损伤较大。近年来,新的辐射源,如重离子束辐照,表现出高的相对生物效应,损伤后修复效应小等其他常规辐射源所没有的特性等特点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近年来,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研究在国内外蓬勃发展。利用重离子束对猕猴桃种子进行辐照,可为猕猴桃新品种选育提供更丰富的变异。猕猴桃雌雄异株,种子量大且较小,单次辐照处理可以诱变大量的种子。
不同的猕猴桃种子会因不同来源地、采用不同授粉品种、或是果实成熟状况等的不同,造成种子的发芽率差异很大,部分猕猴桃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在15%以下。经过辐照诱变后的猕猴桃种子由于受到辐射的影响,往往会比较脆弱,种子发芽及幼苗期都需要特别关注。因此,如何在控制好辐照剂量的基础上,保证种子的发芽及成活率对于获得足够数量的诱变群体、进行下一步的科研工作及种质筛选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能碳离子束辐照猕猴桃种子育苗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高能碳离子束辐照猕猴桃种子育苗方法解决高能碳离子束辐射诱变后猕猴桃种子发芽率及成活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能碳离子束辐照猕猴桃种子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猕猴桃种子置于透明容器中进行高能碳离子束辐照,辐照累计剂量为40~100Gy,得到辐照后的猕猴桃种子;
2)将步骤1)得到的辐照后的猕猴桃种子播种于栽培基质中进行培养,得到猕猴桃幼苗;
3)将步骤2)得到的猕猴桃幼苗进行移栽。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猕猴桃种子在透明容器中放置的厚度不超过0.8cm。
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栽培基质包括泥炭土和沙,所述泥炭土和沙的体积比为(4~8):1。
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栽培基质在播种前浇透水。
优选的是,步骤2)所述播种的密度为1500~3500粒/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33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照诱变的构树种子诱导催芽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瓜的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