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栗玉米膨化食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4271.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5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陶清泉;于海龙;孙志国;张文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7/165 | 分类号: | A23L7/165;A23L25/00;A23P3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7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化食品 烘干 玉米粉 板栗 膨化产品 纯净水 称取 膨化 挤出 产品口感 模具切割 原料混合 玉米 板栗粉 膨化机 放入 目筛 配比 总重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栗玉米膨化食品,它是以板栗和玉米粉为原料,它是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按以下配比称取原料,92‑98wt%玉米粉,其余为板栗粉;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并充分搅拌10‑15min,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纯净水,纯净水的加入量占原料总重的5‑10%;将搅拌后的原料过40‑50目筛,并放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膨化完全后并挤出;挤出的膨化产品烘干15‑20min,烘干温度为50‑70℃;将烘干后膨化产品采用不同模具切割,即制得相应形状的膨化食品。本发明产品及方法新颖独特,构思巧妙,产品口感佳,入口即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以板栗和玉米粉为原料制备的膨化食品。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人们对食物的追求不仅仅是能解决温饱,而是更加注重兼顾营养和多元化的食物。
玉米是一种产量高的传统粮食作物,但是由于其口感较差一直不受人们所喜爱,但是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其他有机质,可有效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发作,对抗衰老、延缓机体退化也具有一定的功效。此外,食用玉米可加强肠壁蠕动,促进废物的排泄,有效防止便秘。
为了提高玉米加工类食品的口感,通常将其制备成膨化食品,膨化工艺是通过机械摩擦产生高温高压,使得原料内部的水分快速升温汽化,玉米粉从膨化机中挤出时,由于高压瞬间变为常压完成膨化工艺。膨化不仅可改善玉米产品的组织状态和口感,还改变了其分子结构和性质,营养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采用单一的玉米粉制作的膨化食品,口感和营养价值单一,如果不加入助剂会造成膨化产品中存在较多细小颗粒,影响口感,不能入口即化。因此,为了丰富玉米膨化食品的口感,越来越多复合玉米膨化食品应运而生。专利CN104621477A中公开了一种复合保健膨化米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玉米粉、发芽糙米粉和紫甘薯粉和按重量比6:2:1混合后制备复合膨化食品。
我国是种植板栗的主产国,板栗中富含蛋白质、果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其特有的栗香味深受人们所喜爱,但是在板栗加工过程中由于酶促褐变和美拉德反应,成品色泽较深,影响产品的美观,降低产品的商业价值,同时普通加工方法难以保留板栗中的栗香味,降低了其利用价值。专利CN103445237B中公开了一种板栗全营养粉膨化食品的生产方法,其是采用板栗粉和魔芋粉为主要原料,配以玉米粉、糯米粉、淀粉、面粉等其它原料,并辅以蜂蜜、胡椒粉、黄油等加工制作成不同口味的膨化食品。该发明中为了降低产品中出现颗粒状物质影响口感,减少了玉米淀粉的用量,所用玉米的质量仅占10-20%,如何充分利用玉米资源,同时在不加入任何助剂的条件下增强利用玉米粉和板栗粉制备膨化食品的口感,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玉米和板栗为原料制备的膨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膨化食品中不添加任何助剂,并且原料仅为玉米淀粉和板栗粉,其中玉米粉占92-98wt%,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配比称取原料,92-98wt%玉米粉,其余为板栗粉;
(2)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并充分搅拌10-15min,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纯净水,纯净水的加入量占原料总重的5-10%;
(3)将搅拌后的原料过40-50目筛,并放入膨化机中进行膨化,膨化完全后并挤出;
(4)将挤出的膨化产品烘干15-20min,烘干温度为50-70℃;
(5)将烘干后膨化产品采用不同模具切割,即制得相应形状的膨化食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纯净水是经雾化后喷洒在混合原料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膨化温度为138℃。
优选的,所述步骤(4)的烘干温度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承德神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4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