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5133.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马扬昭;胡天庆;曹兆铿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信号线、数据线;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槽体;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非显示区包括第二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槽体可以为电子元件避让空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效果需求,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制造也趋于成熟,现有的显示面板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电子纸显示面板等。为了增大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及外观的美感,实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采用窄边框的显示装置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传统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屏的形状为矩形。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矩形显示装置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多种形状的显示装置应运而生。现有技术提供的一些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形状经常被设计为规则矩形以外的形状,这类显示面板通常被称为异形显示面板。异形显示面板可以使显示装置的屏幕形状呈现多样化设计,可以应用到例如广告展示屏、信息指示屏、车载显示屏、智能手表、智能手环、VR/AR眼镜等产品中,用途十分广泛。此外,异形显示面板的形状设计还可以避开显示装置前面板上的一些电子元件,例如摄像头模块、传感器模块或扬声器模块等,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使显示效果更加突出,实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
同时,柔性显示屏(软屏)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和深入。与传统的平板显示器不同,显示面板若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板可以折叠、弯曲,从而能够打造梦幻般的视觉效果。柔性显示面板凭借其可弯曲性能可实现多领域应用,例如可卷曲显示装置、柔性可穿戴设备、可折叠显示器等。如何不断地实现显示面板极致窄边框化、尽可能地达到全面屏的显示效果,同时使显示面板可弯折是业内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显示行业重点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条沿行方向延伸的信号线、以及多条沿列方向延伸的数据线;显示区包括沿行方向排列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至少一个槽体;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位于显示区沿行方向相对的两侧;第一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第二非显示区包括第二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壳体,壳体用于容置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显示区至少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面板可以折叠,沿着垂直于第一显示区的方向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部分重叠,从而便于收纳。
2、第一显示区设置了至少一个槽体,当显示面板应用于终端的显示装置中时,槽体可以为电子元件避让空间,以适应用户的视觉效果需求。
3、显示面板中设置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可以分别向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中的部分电路提供电信号,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以分别控制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满足多种使用需求。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