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率户外蒸馏收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5203.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来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溪迈速则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结构 锅盖 排液管 底沿 蒸馏水 蒸馏水出口 蒸馏 高效率 收集器 底端 提手 户外 一体化结构 蒸馏水收集 锅盖内壁 活动连接 平衡压强 斜向设置 半球状 草木灰 高度差 集水器 面积和 过滤 裸露 集合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效率户外蒸馏收集器,其结构包括提手、锅盖、底沿、排液管、蒸馏水出口、集水结构,锅盖为半球状并且其顶端正中间设有提手,锅盖底端设有底沿,底沿和锅盖为一体化结构,相对于底沿顶端的锅盖内壁设有集水结构,集水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呈15‑30度,蒸馏水更容易将水集合在一起,集水结构的底端和排液管活动连接,排液管另一端贯穿锅盖裸露在外,排液管为斜向设置,本发明通过排液管、蒸馏水出口、集水结构、L型管、展开集水器,提高高度差、增大凝水面积和收集面积来提高蒸馏水的收集速度,进而提高收集量,缩短蒸馏水收集时间,且利用L型管进行平衡压强的同时,防止草木灰的进入,不用再次过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馏收集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高效率户外蒸馏收集器。
背景技术
在远足户外运动需要加热河水让其沸腾汽化获得蒸馏水,用于饮用,目前户外蒸馏收集器无法快速收集大量的蒸馏水,很多蒸汽凝结成水珠后又重新落入锅内,又需要重新蒸发,且只有单向出口,不具有排气口不能平衡内外压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高效率户外蒸馏收集器,其结构包括提手、锅盖、底沿、排液管、蒸馏水出口、集水结构,所述锅盖为半球状并且其顶端正中间设有提手,所述锅盖底端设有底沿,所述底沿和锅盖为一体化结构,相对于底沿顶端的锅盖内壁设有集水结构,所述集水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呈15-30度,蒸馏水更容易将水集合在一起,所述集水结构的底端和排液管活动连接,所述排液管另一端贯穿锅盖裸露在外,所述排液管为斜向设置,所述排液管远离集水结构那端设蒸馏水出口,所述蒸馏水出口和排液管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液管远离集水结构那端的端面正中间垂直设有一个L型管,所述L型管和排液管连通,L型管竖直端端面直径小于排液管,L型管和排液管配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充当排气管,用于进入空气,加速水冷凝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户外采用草木燃烧加热,避免草木灰会进入排液管中让获得的蒸馏水中含有草木灰,增加过滤次数。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水结构由接水盘、集水流出道、环形集水槽组成,所述接水盘为圆形盘并且其圆心与提手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环形集水槽焊接在锅盖内壁,所述集水流出道一端和接水盘衔接固定,另一端和环形集水槽最低端焊接在一起,所述接水盘、集水流出道和环形集水槽连通在一起,所述环形集水槽最低端和排液管连通,与所述集水流出道相对的接水盘另一侧面安装有支架,支架末端焊接在环形集水槽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水盘和提手之间设有展开集水器,所述展开集水器顶端嵌入提手底端,所述展开集水器位于锅盖正中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展开集水器由第一框架、转换支柱、引导柱、底部框架组成,所述第一框架和提手嵌入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底部均匀焊接有两根以上的转换支柱,所述底部框架为空心的锥形漏斗状且底部正中间嵌有引导柱,所述底部框架顶端面上垂直和转换支柱另一端焊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换支柱为空心柱体且其内表面开有两道以上三角棱凹口,所述三角棱凹口远离底部框架那端为三角尖,方便展开集水器展开后其内表面的蒸馏水能全部顺着转换支柱流尽,增强汇流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换支柱由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波形凹口组成,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一端活动衔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和底部框架上,所述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衔接端皆为U型端口,所述第二支柱背对衔接处的那侧面开有一个波形凹口,所述第一支柱相对衔接处的那侧面焊接有一个波形凸起,所述波形凹口和波形凸起活动配合,U型端口让展开集水器展开的时候,由于互相嵌合勾住而底部框架上不会掉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波形凹口和波形凸起的顶端波形的起弧度大于其底端的起弧度,且第一支柱、第二支柱长度等长,在展开集水器利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合并后,第一支柱与旁边的第二支柱中的波形凹口能完全契合且在契合过程中会逐渐变紧,不会因为、底部框架的重力而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溪迈速则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溪迈速则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