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5214.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9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何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5/18;C08L3/02;C08L89/00;C08L1/28;C08L5/04;C08L71/02;C08K5/092;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83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指示 可食用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备、用途。智能指示可食用膜是在干燥的淀粉膜上添加一层蛋白膜的淀粉/蛋白双层可食用膜,其中,淀粉膜以淀粉为基材,添加淀粉基材质量2.5%的交联剂、淀粉基材质量1.4%的增强剂、淀粉基材质量0.6%的增塑剂和淀粉基材质量1.5%的天然酸碱指示剂,蛋白膜以蛋白为基材,添加蛋白基材质量0.3%的增塑剂和蛋白基材质量0.15%的保湿剂。制作所得的淀粉/蛋白双层可食用膜使用安全,物理性能良好,且具有智能指示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食品膜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饮料富含营养价值,备受人们的喜爱,逐渐成为了大众饮品。在生产、运输、存储过程中,相对于其他饮品来说,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饮料容易变质,在此过程中,往往伴随着pH值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测量pH值来判断饮品是否变质。但是生活中无法通过仪器检测,然而pH试纸中含有有毒的物质,若使用pH试纸检测,则存在使用安全问题。在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和环保的大环境下,可食用膜代替传统的塑料膜已成为当今的发展趋势,因此,研发出一种具有智能指示功能的可食用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利用淀粉膜和蛋白膜的特性,通过筛选合适的基材和可食用的天然酸碱指示剂,优化工艺,从而提高材料的物理性能,并赋予材料智能指示的功能,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指示可食用膜是在干燥的淀粉膜上添加一层蛋白膜的淀粉/蛋白双层可食用膜,所述淀粉膜以淀粉为基材,添加淀粉基材质量2.5%的交联剂、淀粉基材质量1.4%的增强剂、淀粉基材质量0.6%的增塑剂和淀粉基材质量1.5%的天然酸碱指示剂,所述蛋白膜以蛋白为基材,添加蛋白基材质量0.3%的增塑剂和蛋白基材质量0.15%的保湿剂,所述天然酸碱指示剂为紫薯色素。
所述淀粉基材为氧化玉米淀粉和小麦淀粉,所述蛋白基材为玉米醇溶蛋白。
所述交联剂为柠檬酸。
所述增强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
所述增塑剂为山梨醇、甘油中的一种。
所述保湿剂为聚乙二醇-400。
所述智能指示可食用膜涂覆在无色透明的吸管内壁上,饮品流经时快速检测饮品的新鲜程度,所述饮品包括乳制品和植物蛋白饮料,所述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等,所述植物蛋白饮料包括杏仁乳、椰子乳、核桃乳等。
一种智能指示可食用膜,其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紫薯色素的制备
将紫薯洗净后切片,于60℃下烘干至恒重,后用粉碎机高速打磨成粉,过筛备用;得到的粉末在60℃的条件下,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进行提取,原料和溶剂按固液比1:10g/mL混合,水浴锅提取3h,对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抽滤,避光条件下将滤液中的乙醇除去,最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紫薯色素粉末。
2)玉米-小麦淀粉成膜液的制备
将氧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分别过筛,按一定质量比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 60g/L的溶液,加入淀粉基材质量0.6%的山梨醇、淀粉基材质量1.4%的质量比为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淀粉基材质量2.5%的柠檬酸匀浆,转速 550r/min,于75℃下糊化30min,得到玉米-小麦淀粉成膜液。
3)添加天然的酸碱指示剂
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淀粉基材质量1.5%紫薯色素粉末,搅拌均匀后,用pH=13-14的氢氧化钠溶液将pH调至7-9,在超声设备中脱泡10min。
4)玉米醇溶蛋白成膜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