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升式生物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5782.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9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林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锋忠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C02F3/10;C02F3/02;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7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箱 气升 进气管 消泡器 生物发生器 出水管 气升式 污水处理 传统发生器 污水 设备使用 填料更换 吸附反应 吸附作用 反应槽 进气泵 进水管 填料仓 进水 扣接 气泵 上盖 锁接 提拉 左端 死角 细菌 水质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升式生物发生器,其结构包括:气升反应箱、消泡器、出水管、气泵、提拉上盖、进水管,出水管安装于气升反应箱左端且与气升反应箱扣接,气升反应箱前侧设有消泡器且与消泡器锁接,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填料仓机构,使本发明能够实现避免在关闭进气泵间隙有一部分污水经常容易倒流入进气管,由于其水质较差,在进气管内容易产生细菌,不利于后续污水的转化,并且传统发生器将填料直接丢置于反应槽内进行吸附反应,当需要进行填料更换时,死角处难以够得着,捞起麻烦的问题,使设备在保持填料充分发挥吸附作用的同时对于填料的收集更为方便,且有效防止进气管进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升式生物发生器,属于生物发生器领域。
背景技术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分为内循环式和外循环式两大类,其流动性较其他生物反应器更为均匀,而且它结构简单,可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改造和升级换代。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在关闭进气泵间隙有一部分污水经常容易倒流入进气管,由于其水质较差,在进气管内容易产生细菌,不利于后续污水的转化,并且传统发生器将填料直接丢置于反应槽内进行吸附反应,由于填料具有一定的使用时限,所以当需要进行填料更换时,需要先将上盖打开并用工具一个个进行捞起,死角处难以够得着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升式生物发生器,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气升式生物发生器,其结构包括:气升反应箱、消泡器、出水管、气泵、提拉上盖、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安装于气升反应箱左端且与气升反应箱扣接,所述气升反应箱前侧设有消泡器且与消泡器锁接,所述气升反应箱右上方设有进水管且与进水管扣接,所述气升反应箱上侧设有提拉上盖,所述提拉上盖与气升反应箱间隙配合,所述气升反应箱左上方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气升反应箱扣接,所述气升反应箱包括散气管装置、隔绝槽、格栅装置、主进气管、填料槽、反应槽、外箱体,所述隔绝槽安装于出水管右端且与出水管扣接,所述隔绝槽右端设有格栅装置,所述格栅装置与隔绝槽间隙配合,所述格栅装置安装于反应槽左端且与反应槽锁接,所述反应槽中部设有散气管装置,所述散气管装置安装于主进气管下方且与主进气管活动连接,所述反应槽外侧设有外箱体,所述外箱体右上方设有填料槽且与填料槽锁接,所述填料槽安装于提拉上盖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散气管装置包括防进水装置、侧通管、气孔通管、承载管,所述防进水装置安装于承载管上方且与承载管扣接,所述承载管左右两端设有侧通管且与侧通管活动连接,所述承载管前后两侧设有气孔通管,所述气孔通管与承载管锁接。
作为优选,所述防进水装置包括防水球、外保护管、限位槽、锥形管,所述锥形管安装于外保护管上端且与外保护管焊接,所述锥形管内侧设有防水球,所述防水球与锥形管间隙配合,所述防水球下方设有限位槽且与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限位槽安装于外保护管底部且与外保护管锁接。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槽包括配合滑槽、固定杆、填料仓、连接嵌块、格栅网,所述连接嵌块安装于配合滑槽内侧且与配合滑槽间隙配合,所述固定杆安装于填料仓中部且与填料仓锁接,所述填料仓前后两端设有格栅网且与格栅网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仓包括装配条、放置槽、转杆、底槽板,所述放置槽安装于装配条内侧且与装配条扣接,所述放置槽下方设有底槽板且与底槽板间隙配合,所述底槽板内侧设有转杆且与转杆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为葫芦外形结构,能适应球形填料在其内部为可滚动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气孔通管表面为碳化硅材料,散气性与过滤性更加良好,并且反应槽两端均有覆盖。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球表面为抗菌防腐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锋忠,未经林锋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5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载型石墨烯催化产硫酸根自由基氧化处理染料废水方法
- 下一篇:改性生物悬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