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黑茶发酵的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6330.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4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沣文(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3/00;A23F3/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突散囊菌 黑茶 菌粉 制备 发酵 麦麸 低温真空脱水 固体发酵培养 菌种存活率 纯种发酵 固体发酵 菌类培养 种子培养 纯培养 培养物 基质 菌种 生产 | ||
本发明有关于黑茶发酵用的菌类培养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黑茶发酵的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冠突散囊菌种子培养;冠突散囊菌固体发酵制备;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该方法麦麸等基质进行菌种的固体发酵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液相低温真空脱水,获得水分含量低于8%的纯培养菌粉,便于在大规模纯种发酵黑茶生产中使用,并且所得到的菌种存活率高和发酵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黑茶发酵用的菌类培养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黑茶发酵的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我国从传统茯砖黑茶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真菌,俗称为“金花”菌,是这种发酵茶的一个重要特色。茯砖茶生产工艺独特,具有生津止渴、消滞减肥等生理功效,尤以经过适当冠突散囊菌发酵的茶叶功效更加突出,这与该菌种的活性代谢产物及与茶叶中的固有成分之间的复杂理化作用密不可分。由于自然接种的发酵的黑砖茶发酵过程中金花菌的发生和纯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可能会感染产生毒素的其他霉菌和影响茶叶风味的芽孢杆菌。因此人工接种高纯度、高活力的冠突散囊菌孢子粉是建立金花菌生长优势,提高茶叶风味、品质及功效的有效途径。
冠突散囊菌属灰绿曲霉属,分布广泛,生长基质包括土壤、茯砖茶、冬虫夏草、中药片和木屑。冠突散囊菌由子囊果和菌丝组成,子囊果即黄色球形或近球形闭囊壳,直径约为150~200μm,子囊果破裂释放双凸镜形子囊孢子,有宽约为0.8~1.0μm 的冠状突起,该菌的无性型属曲霉属,称为小冠曲霉,为同宗配合菌。在低渗透压诱导下产有性孢子,在高渗透压诱导下产生无性孢子,在高渗透压诱导下产生无性孢子。
常见的用成熟的自然发酵的黑茶作为二代黑茶接种物进行黑茶发酵存在菌种活力低,发酵成功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黑茶发酵的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黑茶发酵的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冠突散囊菌种子培养:首先将纯种的冠突散囊菌斜面上的孢子接种于麦麸浸出的麦汁琼脂培养基上,用30℃的环境培养4~7天,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成熟的闭囊壳洗下,在接种瓶子中加入玻璃珠振荡破碎的闭囊壳获得孢子悬浮液;
(2)冠突散囊菌固体发酵制备:将新鲜的麦麸中加入50%重量的水,分装到具透气塞的培养瓶中,125℃摄氏度下蒸汽灭菌1小时,得到供冠突散囊菌培养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待培养基自然冷却到室温后按照每克培养基10-1~ 10-3的接种量接入孢子悬浮液,混匀后置于30℃下静置培养,其中每隔48小时晃动培养瓶以打散结块,疏松培养物,直到8天后培养物色泽呈现深绿色,培养结束,即得到成熟固体培养物;
(3)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将成熟固体培养物转移到带有外部加热的无菌真空干燥室中,在适当的真空度下加热,直到物料的水分含量降低至8%以下。然后利用干燥室中的振荡筛筛分从固体基质上脱离下来的孢子粉,装入食品用铝箔袋中进行真空包装,即获得可以长期保存的纯培养活性冠突散囊菌菌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黑茶发酵的冠突散囊菌菌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麦麸等基质进行菌种的固体发酵培养,并对培养物进行液相低温真空脱水,获得水分含量低于8%的纯培养菌粉,便于在大规模纯种发酵黑茶生产中使用,并且所得到的菌种存活率高和发酵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冠突散囊菌产品的种子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沣文(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沣文(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