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卫星平台姿态的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6331.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来;刘志宏;李仲君;马本富;忽敏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K29/08 | 分类号: | H02K29/08;H02K1/16;H02K3/28;H02K1/27;H02K29/03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131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直流无刷 定子组件 霍尔组件 力矩电机 卫星平台 转子组件 壳体 分装式结构 电机安装 电机结构 输出力矩 同轴套装 智力成果 姿态控制 内转子 外定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卫星平台姿态的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包括壳体、霍尔组件、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霍尔组件和定子组件均同轴套装在转子组件的外侧,壳体设置在霍尔组件、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的外侧。本发明电机结构形式采用外定子、内转子分装式结构,以便于电机安装在平台上。本智力成果解决了卫星平台姿态控制用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输出力矩小问题,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控制卫星平台姿态的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
背景技术
卫星平台姿态控制用力矩电机要求可靠性高、寿命长,具有力矩大、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同时要求电机重量要轻,以节约发射燃料。
目前使用的有刷结构的力矩电机,存在换向器结构复杂、工作时易产生火花、电刷长时间工作可靠性无法保证等问题。另外,由于在外太空工作,无法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采用无刷结构的力矩电机,由于其施矩小、重量大,又不能满足平台姿态控制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控制卫星平台姿态的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控制卫星平台姿态的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霍尔组件、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霍尔组件和定子组件均同轴套装在转子组件的外侧,壳体设置在霍尔组件、定子组件及转子组件的外侧。
而且,所述的霍尔组件由支架、印制接线板和霍尔元件组成,霍尔元件为三个,该三个霍尔元件按照相序焊接在一块印制接线板上,并确保三个霍尔元件电角度120°,印刷接线板固定在支架,该支架安装在定子上。
而且,所述的霍尔元件选择双极锁存型,输出波形占空比接近1:1。
而且,所述的定子组件由定子铁芯、绕组和引出线组合而成,定子铁芯采用铁钴钒系软磁合金冲片叠压制成,定子铁芯外侧绕制绕组,绕组采用三相、分数槽绕组,绕组采用四线并绕、星型连接,绕组连接引出线,引出线采用航天标准的单点双绕引出线,该引出线从壳体中引出。
而且,所述的定子铁芯槽数取66槽。
而且,所述的转子组件由端环、磁钢、转子环和铜罩组成,转子环外侧设置磁钢,该磁钢采用高磁能积的钕铁硼磁钢,端环同轴套装在转子环外侧且压紧磁钢,铜罩装在磁钢外侧。
而且,所述的磁钢的磁能积不低于45MGsOe,矫顽力不低于800kA/m,永磁磁钢采用26极分块结构。
而且,所述的壳体采用铁镍系软磁合金制成。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高性能磁钢和高饱和磁性材料,将其分别做为电机转子和定子铁芯材料,开展新型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
高性能磁钢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电机的输出力矩,还可以减少材料使用量;高饱和磁性材料的使用,也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避免磁路饱和带来的力矩畸变。
本智力成果解决了卫星平台姿态控制用永磁直流无刷力矩电机输出力矩小问题,通过优化设计、优化结构,实现了输出力矩6N·m。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机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霍尔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定子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转子组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3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反转切换装置及单相串激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水平线性振动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