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6630.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7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钟黎声;邓超;白海强;张少雄;蔡小龙;朱建雷;燕映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15/18;B32B37/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常娥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钢 基多 耐磨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包括交替叠加的高锰钢层和氧化物陶瓷/铁层,其中氧化物陶瓷/铁层中的氧化物陶瓷为氧化铝硬质点、氧化钛硬质点或氧化锆硬质点,高锰钢层厚度为4~10mm,氧化物陶瓷/铁层厚为1~2mm;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抗磨损性能优良,兼具强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锰钢是抵抗强冲击、大压力物料磨损等耐磨材料中的最佳选择,具有其它耐磨材料无法比拟的加工硬化特性。在较大冲击载荷或较大接触应力的作用下,高锰钢表层产生加工硬化,表面硬度由HB200迅速提升到HB500以上,从而产生高耐磨的表面层,而内部奥氏体仍保持良好的冲击韧性。因这些特性,使高锰钢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建材、铁路、电力、煤炭等行业的机械设备中。但是,高锰钢的耐磨性只是在具备足以形成加工硬化的条件下才表现出其优越性,其他情况下则表现很差。如何能更有效的发挥高锰钢的加工硬化特性,并同时保证其在未发生加工硬化前具有优良的耐磨和抗冲击性能,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
采用硬质颗粒相增强高锰钢是应对高锰钢在中、低应力条件下,加工硬化不充分、初始硬度低的主要手段,如董世知等采用氧乙炔焰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碳化钨/高锰钢堆焊层;田山雪等用消失模铸造法制备了Al2O3陶瓷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但是,以往采取的颗粒表面增强高锰钢材料或颗粒整体增强高锰钢材料都有其固有缺点,即表面增强仅仅提升了工作面的性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服役期限后,表面层逐渐磨损脱落而失效;整体增强时存在强韧性倒置关系,随着增强相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材料硬度、耐磨性改善,但塑/韧性降低明显,探索新型复合材料结构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解决现有耐磨复合材料塑性和韧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包括交替叠加的高锰钢层和氧化物陶瓷/铁层,所述氧化物陶瓷/铁层中的氧化物陶瓷为氧化铝硬质点、氧化钛硬质点或氧化锆硬质点。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还在于,
其中,高锰钢层厚度为4~10mm,氧化物陶瓷/铁层厚为1~2mm。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称取铁粉和金属氧化粉末,该金属氧化粉末为氧化铝粉、氧化钛粉或氧化镐粉中一种或多种,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准备若干高锰钢板;
步骤2,采用球磨机将步骤1称取的粉末状原料球磨细化,混合均匀;
步骤3,将步骤2混合均匀后的粉末干燥后研碎,过200目筛处理;
步骤4,给步骤3过筛后的粉末中添加2~4wt%的石蜡作为成形剂,然后将其装进模具中压制成片状压坯;
步骤5,将步骤4的压坯与步骤1中准备的高锰钢板交替叠加后烧结,即得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预制体;
步骤6,对步骤5烧结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水韧处理后,即得高锰钢基多层耐磨复合材料。
其中,步骤1中的高锰钢片厚度为4~10mm。
步骤4中压坯厚度为1.25~2.5mm。
步骤2中球磨机优选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球磨机参数优选转速300~400r/min,球料比10:1~30:1,球磨时间6~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轻薄面料
- 下一篇:一种2层以上的导热石墨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