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卷材的交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6961.X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洋洋;谭宇昂;黄亮;陈斌;王蕴;李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吴静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卷材 底板 侧墙 卷材 甩头 临时保护 隔离膜 灰砂砖 水泥钉 低标号水泥 塑料保护膜 预设距离 割除 防水层 砂浆 铺贴 砌筑 胎膜 预留 粘贴 剥离 相距 拆除 封闭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卷材的交圈方法,包括:A、在砖胎膜顶部的底板防水卷材预留甩头;B、在与底板防水卷材的端部相距的预设距离处临时打多个水泥钉固定;C、在甩头部位的底板防水卷材的表面铺贴隔离膜;D、利用低标号水泥砂浆在隔离膜上砌筑灰砂砖临时保护;E、侧墙防水卷材施工至交圈部位时,拆除临时保护的灰砂砖和塑料保护膜,割除水泥钉;F、将侧墙防水卷材粘贴在甩头部位的表面。本发明的适用于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卷材的交圈方法增加了底板卷材与侧墙卷材之间的剥离强度和剪切强度,底板卷材与侧墙卷材之间可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封闭防水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卷材的交圈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描述防水层用于单建式的地下工程时,应从结构底板垫层铺设至顶板基面,并应在外围形成封闭的防水层。但现有地下工程交圈部位通常做法存在如下缺陷:①底板防水层的甩槎部位(预留搭接部位)后期被泥沙、粉尘、油污污染严重,导致侧墙防水层无法搭接形成封闭防水层;②底板防水层的甩槎部位(预留搭接部位)未做临时保护而被破坏,导致侧墙防水层无法搭接形成封闭防水层;③底板防水层与侧墙防水层两者材质不相容,导致侧墙防水层无法搭接形成封闭防水层。上述缺陷作法容易导致地下工程外围防水层不交圈形成防水渗漏点,影响防水工程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卷材的交圈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下工程外围防水层不交圈形成防水渗漏点而影响防水工程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大放脚的底板防水卷材与侧墙防水卷材的交圈方法,包括:
A、在砖胎膜顶部的底板防水卷材预留甩头;
B、在与底板防水卷材的端部相距的预设距离处临时打多个水泥钉固定;
C、在甩头部位的底板防水卷材的表面铺贴隔离膜;
D、利用低标号水泥砂浆在隔离膜上砌筑灰砂砖临时保护;
E、侧墙防水卷材施工至交圈部位时,拆除临时保护的灰砂砖和隔离膜,割除水泥钉;
F、将侧墙防水卷材粘贴在甩头部位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A中,甩头的宽度≥200mm。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B中,预设距离为18cm-22cm。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B中,多个水泥钉中的每相邻的两个水泥钉之间的间距为300mm-500mm。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在步骤F中,将侧墙防水卷材粘贴在甩头部位的表面时,侧墙防水卷材与底板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150mm。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所述底板防水卷材是MBP防水卷材,所述侧墙防水卷材是SBS防水卷材。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步骤F具体包括:对SBS防水卷材的交圈部位的下表面进行热熔,烤出沥青油后直接粘贴在MBP防水卷材的甩头部位的上表面,充分碾压,交圈搭接。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步骤F具体包括:将熔融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刮于MBP防水卷材的上表面的甩头部位,热熔SBS防水卷材的下表面PE膜,再交圈粘贴搭接在MBP防水卷材的甩头部位的上表面,充分碾压,交圈搭接。
在本发明的交圈方法中,所述底板防水卷材是MBP防水卷材,所述侧墙防水卷材是自粘防水卷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69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