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踏板系统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7198.2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翟思迪;夏天;乐美祺;沈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06 | 分类号: | B60T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强;刘林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 踏板 系统 以及 汽车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动踏板系统以及汽车。制动踏板系统包括:制动踏板;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的踏板连杆;助力器输入杆,能够输出来自所述制动踏板的制动力;以及助力器端连杆,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第一端能够相对车身转动,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踏板连杆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助力器输入杆与所述助力器端连杆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踏板连杆与所述助力器端连杆之间设有止块,其能够限制所述踏板连杆相对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转动。根据本发明的制动踏板系统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以及减少制动减速度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动踏板系统以及带有这样的制动踏板系统的汽车。
背景技术
主动制动的功能可以通过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实现,相比通过电控制动液压调节模块(ESC)实现的主动制动,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和更小的压力脉动,因此主动制动线性度更好、波动性更小。而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由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和电控制动液压调节模块组成的主动制动系统构成了主动制动功能的冗余设计,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因此通过电控制动助力系统实现主动制动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控助力系统按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解耦式助力系统,另一种是非解耦式助力系统。非解耦式助力系统通过助力器的输入杆与制动踏板耦合,因此在主动制动时踏板会跟随助力体向前运动,在电控制动助力系统主动制动过程中,因不需要驾驶员通过踩踏板制动,所以驾驶员脚部可任意放置,如果放置位置刚好在踏板下,则可能会触碰到驾驶员脚部,影响驾驶舒适性。
驾驶员脚部防夹的问题可以通过几种方法解决,一是增加驾驶员脚部空间,此方案涉及刹车踏板系统整车布置,需要改变刹车系统布置环境;二是通过软件方法监控计算踏板位置以及监控踏板是否处于夹脚状态,比如通过电机电流判断电机负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动踏板系统,其能够提高驾驶舒适性以及减少制动减速度损失。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包括:
制动踏板;
与所述制动踏板连接的踏板连杆;
助力器输入杆,能够输出来自所述制动踏板的制动力;以及
助力器端连杆,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第一端能够相对车身转动,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踏板连杆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助力器输入杆与所述助力器端连杆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
在所述踏板连杆与所述助力器端连杆之间设有止块,其能够限制所述踏板连杆相对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转动。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在所述踏板连杆的远离所述制动踏板的端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踏板连杆和所述助力器端连杆。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在所述踏板连杆和所述助力器端连杆之间设有阻尼器。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所述阻尼器为双向液压阻尼器。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助力器端连杆与所述踏板连杆的连接点处。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所述助力器端连杆与所述踏板连杆通过阻尼器连接轴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所述制动踏板与所述踏板连杆固定连接或铰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第一端铰接在车身处,所述助力器端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踏板连杆铰接。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制动踏板系统,所述助力器输入杆与所述助力器端连杆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