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7246.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0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伟;张安顺;牛印;刘翘楚;邓乙凡;廖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吸附 工装 密封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真空吸附工装夹持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并通过密封条形成真空吸附空腔,向铺设有密封条的密封槽中填充润滑剂,使密封条不接触零件时密封槽内的润滑剂不溢出且密封条接触零件时密封槽内的润滑剂溢出。所述润滑剂为水或润滑油或切削液。本发明针对现有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在装夹过程中易被拉起并造成零件加工故障的问题,通过在密封腔内填充润滑剂,以降低零件与密封条间的摩擦力,防止密封条被拉起,保证真空装夹状态,降低因此引起的零件故障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装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控加工零件尺寸大型化、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数控加工的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很多零件在数控加工时使用真空吸附工装提高零件的加工刚性。其原理是在零件腹板与工装接触位置设置密封区域,通过铺设封闭密封条与非密封区域隔开,使用抽气装置将密封区域的空气吸净,利用大气压将腹板下压与工装本体贴实,使零件与工装成为一体,达到压紧零件的目的,从而提高零件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现有的真空吸附工装装夹过程中,由于零件体积较大,无法准确吊装到工装的正上方,两者水平方向相合误差可达20mm以上。在将零件移动至正确位置的过程中,零件与密封条相互接触并产生较大摩擦力,易将密封条拉起,顶起零件,使得真空状态失效,造成零件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在装夹过程中易被拉起并造成零件加工故障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以降低零件与密封条间的摩擦力,防止密封条被拉起,保证真空装夹状态,降低因此引起的零件故障风险。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真空吸附工装夹持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并通过密封条形成真空吸附空腔,向铺设有密封条的密封槽中填充润滑剂,使密封条不接触零件时密封槽内的润滑剂不溢出且密封条接触零件时密封槽内的润滑剂溢出。
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真空吸附工装夹持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并通过密封条形成真空吸附空腔,先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再向密封槽中注入润滑剂,直至目测润滑剂的液面高度接近溢出零界点为止。
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真空吸附工装夹持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并通过密封条形成真空吸附空腔,先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再向密封槽中注入润滑剂,向铺设密封条的密封槽中注入润滑剂后,用手指轻压密封条查看是否有润滑剂溢出,若手指轻压密封条时有润滑剂溢出则可进行零件装夹操作,若手指轻压密封条时无润滑剂溢出则向密封槽中继续注入润滑剂。
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真空吸附工装夹持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并通过密封条形成真空吸附空腔,先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再向密封槽中注入润滑剂,直至润滑剂达到溢出零界点为止。
一种真空吸附工装密封条的装夹方法,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真空吸附工装夹持大尺寸、结构复杂的零件并通过密封条形成真空吸附空腔,先将密封条铺设在真空吸附工装的密封槽中,再向密封槽中注入润滑剂,直至润滑剂刚好溢出为止。
进一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润滑剂为水。
进一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润滑剂为润滑油。
进一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润滑剂为切削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