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77284.3 申请日: 2018-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9006176A 公开(公告)日: 2018-12-18
发明(设计)人: 汪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沈尚林
地址: 2465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木耳 大棚 规模化生产 栽培 制备 食用菌技术 出菇管理 接种培养 有效预防 推广性 栽培料 栽培种 采收 开孔 母种 套种 病虫害 移植 生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硬而结实的开阔土地;

S2、移植:在土地四周,挖取一条宽20~50厘米、坑深25~45厘米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均匀施加树叶有机肥3~10kg/㎡、腐熟农家肥0.3~2kg/㎡,并覆土5~15厘米,最后移植上柠檬香茅草、香叶天竺葵,并施盖细土压实,洒水促生;

S3、建棚:在土地内建立若干大棚,大棚高2.2~2.8米、宽5~7米、长40~60米,并覆盖保温薄膜,在大棚的入口、通风口安装双层防虫网、紫外灯;在大棚中央修建一条宽40~60厘米、高20~35厘米地埂,将地埂两侧的菌床疏松、整平,并均匀施撒含五氯硝基苯的药土0.1~1kg/㎡、腐熟农家肥0.5~3kg/㎡;在大棚地埂上、以及大棚四周均匀施撒上生石灰,放置7~20天,大棚准备完成备用;

S4、选取母种:选取生长适宜的玉木耳母种,备用;

S5、栽培种的制备:将选取的玉木耳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灭菌好的栽培种培养基上,25~30℃,培养20~30天,待广口玻璃瓶的培养基长满菌丝为止,含有菌丝的培养基即为栽培种;

S6、栽培料的制备:按比例分别称取木屑、稻壳、农作物秸秆、树叶、食用菌菌渣、甘蔗渣、牛粪、微生物发酵菌液,并添加适量水,搅拌均匀,经建堆、覆膜、腐熟完成后,转移至搅拌机内,并添加称取的豆粉、石膏、石灰,搅拌均匀,分装薄膜菌袋中,灭菌,即可制得玉木耳栽培料;

S7、接种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栽培种接种至经灭菌的玉木耳栽培料菌袋中,并将接种的菌袋,置于28~32℃条件下,培养25~35天,待菌丝完全长满为止;

S8、大棚套种:在密闭的大棚内使用辛硫磷溶液喷雾熏蒸30~60min,熏蒸结束后放置2~6天;然后在大棚的菌床上插种大蒜种子,并扦插种植鱼藤的蔓茎4~8株/10㎡,保持遮阴、潮湿、温暖的环境培养20~30天后,对菌袋进行转移栽培;

S9、开孔促芽:并将发满菌丝的菌袋转移至大棚中,悬挂放置,用开孔针对菌袋进行开孔,在温度20~28℃、空气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促使玉木耳子实体的萌发;

S10、出菇管理:保持大棚内温度在20~28℃、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散光照射,经常通风,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6%,并保持菌袋内玉木耳栽培料的含水量在65%~75%,定时对菌袋进行喷水补水,适时利用补水针插入菌袋内部进行补水;

S11、采收:当菌袋上的玉木耳耳片充分展开后,及时采收,晾晒,即可制得干玉木耳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8步骤中,所述辛硫磷溶液的用量为:每1000m3大棚空间内使用40%辛硫磷乳油50~100克,并兑水稀释1000~200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步骤中,所述双层防虫网,采用60目的细纱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步骤中,所述补水针,由前端的针管、以及后端的软管组成,所述针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出水孔,所述软管一端连接供水水龙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6步骤中,所述玉木耳栽培料,以重量份计,各原料包括:木屑60~80份、农作物秸秆20~40份、稻壳10~20份、树叶10~20份、食用菌菌渣5~11份、甘蔗渣3~7份、牛粪3~5份、豆粉2~6份、石膏1~3份、石灰0.5~2份、微生物发酵菌液0.3~1份、水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玉木耳大棚规模化生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叶,其组分包括:椴树叶、桉树叶、香叶天竺葵、香樟叶、银杏叶、桃树叶、侧柏叶,以重量份计,各组分分别为:椴树叶50~70份、桉树叶10~20份、香叶天竺葵5~10份、香樟叶3~7份、银杏叶2~6份、桃树叶2~4份、侧柏叶1~3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源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2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