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的MIC切换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7346.0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雨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马云超;李志刚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mic 切换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够在耳机MIC与车载设备MIC之间自动切换的用于车辆的MIC切换装置及方法。该切换装置,包括:无线耳机MIC;连接器,用于在无线耳机与车载设备连接时生成一连接信号;车载设备MIC,能够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数据选择器,用于选择性地接收来自无线耳机MIC或者所述车载设备MIC的声音信号;控制器,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连接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接收来自所述车载设备MIC的声音信号;以及用于当未接收到所述连接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接收来自所述无线耳机MIC的声音信号。本申请可以实现从车载MIC采集声音到使用耳机MIC采集的自动切换,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增加了应用有本申请的方法的车辆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MIC切换装置以及MIC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联网兴起,车辆内大部分功能均可使用语音来进行控制,包括:空调的设置、导航的设置等。同时,在车载设备、蓝牙耳机和手机终端互联的环境当中,在将蓝牙耳机拿起佩戴时,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从车机MIC采集声音到使用耳机MIC采集的自动切换。
在某些特殊车辆当中,如:大货车,由于某些原因,车辆的隔音效果不佳,从而导致,在这些车辆当中,当发出语音控制时,由于车内噪音大,使用车机MIC的远场降噪效果不佳,从而导致无法准确的识别语音指令,进而导致语音控制失效。
公开于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耳机MIC与车载设备MIC之间自动切换的MIC切换装置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MIC切换装置,包括:无线耳机MIC,用于接收声音;连接器,用于在无线耳机与车载设备连接时生成一连接信号;车载设备MIC,用于接收声音,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数据选择器,分别与无线耳机MIC和所述连接器连接,用于选择性地接收来自无线耳机MIC或者所述车载设备MIC的声音信号;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连接器和数据选择器连接;并且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连接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接收来自所述车载设备MIC的声音信号;以及用于当未接收到所述连接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接收来自所述无线耳机MIC的声音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PIN针,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PIN针与所述车载设备连接时,所述连接器生成所述连接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MIC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耳机与车载设备之间的距离,并且还用于当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向所述连接器发送一接近信号,以使所述连接器生成所述连接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MIC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无线耳机是否被佩戴,并且还用于当所述无线耳机被佩戴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一佩戴信号;
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佩戴信号并且未接收到所述连接信号时,控制所述数据选择器接收来自所述无线耳机MIC的声音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MIC切换装置还可以包括:近场降噪模块,用于对所述无线耳机MIC接收的声音进行近场降噪;远场降噪模块,用于对所述车载设备MIC接收的声音进行远场降噪。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耳机可以包括蓝牙耳机,并且所述无线耳机MIC、连接器、数据选择器和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蓝牙耳机中。
更进一步的,所述车载设备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用于与所述蓝牙耳机蓝牙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载设备可以包括车辆中控台、车辆中央仪表、车辆方向盘、车辆行车电脑和/或车辆行车记录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