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EO浓缩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7424.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郑美娟;何向;朱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圣汇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D1/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6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eo 浓缩 结构 | ||
1.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式布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垂直向腔体内通过中间封头分隔为上部EO浓缩段、下部EG浓缩段,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下封头,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连接有EG排放口,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上部EO浓缩段包括自下而上布置的贫液回收腔、第一再沸器返料腔体、第一叶片式分布器、第一塔盘、第一填料床层区、富液分散进料区、第二填料床层区、液体输入区、气体排放区,所述液体输入区包括布置于对应腔体的H型液体进料管,所述H型液体进料管的一侧入口为液体入口,所述贫液回收腔对应于中间封头的底部位置设置有贫液出口管,所述贫液出口管连通至外部中转容器,所述第一再沸器返料腔体具体包括聚中导流板,若干所述聚中导流板的中心缺口位置正下方布置有返流槽,所述返流槽通过外接第二连接管连接外部的第一再沸器,所述第一再沸器通过外部管路连接第一再沸器返料口,所述第一再沸器返料口布置于所述第一叶片式分布器的一侧布置,所述富液分散进料区包括富液进料口、富液分散组件;所述下部EG浓缩段包括自下而上分布的气液隔区、第二叶片式分布器、第二塔盘、浓缩气体区,所述第二叶片式分布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再沸器返料入口,所述气液隔区包括一侧的气体排出腔、另一侧的液体排出腔,所述气体排出腔的底部设置有所述EG排放口,所述液体排出腔的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外部的第二再沸器的进料口,所述第二再沸器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第二再沸器返料入口,所述第二塔盘的中上部区域设置有浓缩段液体进口,所述中转容器通过管路连通至所述浓缩段液体进口;
所述浓缩气体区设置有浓缩气体出口,第一叶片式分布器和所述第一塔盘之间的高度区域内安装有第三叶片式气体分布器,所述第三叶片式气体分布器的一侧设置有气体入口,所述浓缩气体出口通过外置管路接入所述气体入口;
所述富液分散组件具体包括第四叶片式气体分布器、叶片式收集器,所述第四叶片式气体分布器的正下方布置有叶片式收集器,所述叶片式收集器的正下方布置有档板式高负荷液体分布器,所述档板式高负荷液体分布器位于所述第一填料床层区的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具体为向下收口的半椭球面或半球面结构,所述上封头具体为向上收口的半椭球面或半球面结构,所述中间封头具体为向下收口的半椭球面或半球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和筒体连接后的整体支承于裙座,所述裙座的底部支承于地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液体进料管的正上方布置有除沫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顶部侧壁还设置有塔顶吊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头上还设置有排空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O浓缩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液体进料管和所述第二填料床层区之间设置有挡板式液体分布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汇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汇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74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生产用的耐用型再沸器
- 下一篇:一种亚临界萃取液蒸发系统及其蒸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