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腕带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8381.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7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翔;刘阿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14 | 分类号: | A44C5/14;A44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带 嵌件 硬胶 连接结构 设备主体 软胶 外框 固定结构 结构实现 结合方式 卡接固定 软质结构 用户体验 硬质件 晃动 卡接 申请 硬质 组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设于腕带设备主体外侧的软胶外框,软胶外框上设有主体硬胶嵌件;腕带,腕带的主体上设有用于与主体硬胶嵌件卡接固定的腕带硬胶嵌件。本申请的方案中,腕带与腕带设备主体的连接通过上述两个硬质的结构实现,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软质结构带来的晃动和不稳定。与传统采用生耳的连接结合方式相比,取消生耳后设置的固定结构的硬质件,结构简单,主体硬胶嵌件和腕带硬胶嵌件可通过卡接实现连接,组装形式方便,降低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腕带连接结构。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研发趋势以越来越向小型化、集成化等特点发展,即要求产品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结构,同时要求生产成本降低。
智能手表手环的出现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体验,现阶段手环及手表的表带与主体的连接大多数靠生耳连接,此方案结构稳定且组装工艺较为成熟,但其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供稳定连接且结构简单的腕带连接结构,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腕带连接结构,该腕带连接结构连接稳定且结构简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腕带连接结构的腕带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腕带连接结构,包括:
用于设于腕带设备主体外侧的软胶外框,所述软胶外框上设有主体硬胶嵌件;
腕带,所述腕带的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卡接固定的腕带硬胶嵌件。
优选的,所述主体硬胶嵌件上用于与所述软胶外框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二者接触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优选的,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上用于与所述腕带的主体连接的位置设有用于增大接触二者面积的凹槽或凸起。
优选的,所述主体硬胶嵌件和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中的一者设有卡槽,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槽插接固定的卡扣。
优选的,所述腕带的主体包括分体设置且存在结构差异的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二者分别设有结构不同的腕带硬胶嵌件;
所述软胶外框上设有两个用于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腕带硬胶嵌件的第一硬胶嵌件和第二硬胶嵌件,所述第一硬胶嵌件和所述第二硬胶嵌件的结构不同。
优选的,所述腕带硬胶嵌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腕带上的第一腕带硬胶嵌件和设于所述第二腕带上的第二腕带硬胶嵌件;
所述第一腕带硬胶嵌件上的至少两个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两个所述卡槽的排布方式不同或间距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四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和/或,所述第二腕带硬胶嵌件的至少四个所述卡槽均匀分布或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软胶外框为通过双色注塑于所述主体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外框。
优选的,所述腕带包括所述腕带硬胶嵌件和通过双色注塑于所述腕带硬胶嵌件上的注塑软胶腕带。
一种腕带设备,包括腕带和连接于所述腕带的腕带设备主体,所述腕带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腕带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8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