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逆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8462.4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安;盛晨媛;杜刚;张士化 | 申请(专利权)人: | 泓芯泰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7/35;H02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邓玉婷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电 装置 | ||
1.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逆变装置,其具有电表端子和负载端子,所述电表端子用于与连接至电网(10)的双向电表(20)相连接,所述负载端子用于连接所述逆变装置的负载(40),所述逆变装置包括:
逆变部(36),其连接到光伏组件(50)并配置为将光伏组件(50)生成的直流电变换为正弦波交流电;
第一开关(31),其连接在电表端子和负载端子之间,所述第一开关为常闭型开关;
第二开关(32),其连接在逆变部(36)和负载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开关为常开型开关;
逆变控制部(35),其连接到逆变部(36)、第一开关(31)和第二开关(32),并配置为控制第二开关(32)在逆变部(36)开始工作时接通;
第一同步单元(33),其连接在所述电表端子和逆变控制部(35)之间,并配置为在检测到电网(10)处于供电状态时向逆变控制部(35)传送第一同步信号(SYN1),
其中,逆变控制部(35)进一步配置为在开始工作后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符合预定要求的第一同步信号(SYN1)时控制逆变部(36)工作于并网模式,否则控制第一开关(31)断开并控制逆变部(36)工作于离网模式,
其中,所述并网模式为所述逆变装置和电网(10)联合向负载(40)供电、或者所述逆变装置仅向电网(10)供电、或者所述逆变装置同时向电网(10)和负载(40)供电的工作模式,所述离网模式为单台或多台所述逆变装置仅向负载(40)供电的工作模式,
其中,逆变控制部(35)进一步配置为根据从所述逆变部(36)的输入端的电压和电流所采样的母线电压(BUSV)和母线电流(BUSI)、从所述负载端子处的电压所采样的正弦波幅值电压(SINV),来实时计算或选择预存的待用于逆变部(36)的调制度,以使得所述逆变装置于并网模式工作时基于第一调制度执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在单台逆变装置于离网模式工作时基于第二调制度执行稳压和限流,并在多台逆变装置于离网模式联机工作时基于第三调制度执行同步、稳压和限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同步单元(34),其连接在所述负载端子和逆变控制部(35)之间,并配置为当检测到所述负载端子处存在由与所述逆变装置同样的另一逆变装置输出的正弦波交流电时,向逆变控制部(35)传送第二同步信号(SYN2),
其中,逆变控制部(35)进一步配置为,在待控制逆变部(36)工作于离网模式时,还控制闭合所述第二开关(32),
其中,逆变控制部(35)还配置为,在接收到符合预定要求的所述第二同步信号(SYN2)之前以预定的调制度控制逆变部(36)工作于单机离网模式或主机离网模式,在接收到符合预定要求的所述第二同步信号(SYN2)之后根据与所述另一逆变装置相关的调制度来控制逆变部(36)工作于从机离网模式,
其中,所述单机离网模式为单台所述逆变装置向所述负载(40)供电的模式,所述主机离网模式为所述逆变装置作为主机而引导其他同样的逆变装置向所述负载(40)联机供电的模式,所述从机离网模式为所述逆变装置作为从机在所述另一逆变装置的引导下向负载(40)联机供电的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逆变控制部(35)进一步配置为:
在逆变部(36)工作于从机离网模式期间,如果在逆变部(36)输出正弦波的当前周期结束后预定时间内,逆变控制部(35)检测不到第二同步信号(SYN2),并且所述逆变装置是作为所述从机的各逆变装置中首先检测不到第二同步信号(SYN2)的逆变装置,则所述逆变控制部(35)停止检测第二同步信号(SYN2)并从下一周期开始使所述逆变部(36)工作于主机离网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泓芯泰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泓芯泰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84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