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79695.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华;陈永宏;吴拥军;李水轩;戴考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李丹;王灵灵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粘结 预应力 混凝土 塔吊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包括设计为永久性既有结构的索塔承台(1),与索塔承台(1)一体浇筑而成的塔吊基础(2),以及连接塔吊基础(2)与索塔承台(1)的预应力钢筋层;
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钢筋层位于塔吊基础(2)的上半段内部,包括一组水平并列排布、间隔设置的预应力钢筋(3);
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内预埋设置有波纹管(4),波纹管(4)一端位于塔吊基础(2)的外侧立面上,另一端水平穿过塔吊基础(2)后伸入索塔承台(1)内,波纹管(4)内设有预应力钢筋(3),波纹管(4)与预应力钢筋(3)之间填充水泥浆;
预应力钢筋(3)位于塔吊基础(2)的外侧立面的一端为张拉端,张拉端通过张拉端锚具(6)与塔吊基础(2)固定连接,预应力钢筋(3)另一端的固定端水平穿过波纹管(4)后继续向索塔承台(1)内延伸,通过固定端锚具(5)与索塔承台(1)固定连接;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现场的施工设计情况和塔吊基础(2)的荷载设计,确定预应力钢筋(3)的长度和数量,进行裁剪;
步骤二、根据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的设计需求,开挖基坑;
步骤三、在基坑底部设置混凝土垫层;
步骤四、设置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的内部钢筋骨架;
步骤五、在钢筋骨架内安装固定端锚具(5)、张拉端锚具(6)、波纹管(4)和预应力钢筋(3);
步骤六、安装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的模板;
步骤七、浇筑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振捣并养护混凝土;
步骤八、待塔吊基础(2)的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在预应力钢筋(3)的张拉端安装千斤顶,张拉预应力钢筋(3),并拧紧张拉端锚具(6),锁紧预应力钢筋(3);
步骤九、进行波纹管(4)压浆,并将预应力钢筋(3)的张拉端进行混凝土封锚;
步骤十、索塔承台(1)和塔吊基础(2)外侧的基坑内回填黏土,压实,完成塔吊基础(2)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基础(2)位于索塔承台(1)一侧悬挑设置,塔吊基础(2)的顶面与索塔承台(1)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层与塔吊基础(2)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边沿的所述预应力钢筋(3)与塔吊基础(2)的侧立面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层的数量不少于2层,预应力钢筋层在塔吊基础(2)内上下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应力钢筋层内的预应力钢筋(3)相互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4)为水平设置的金属波纹管(4),伸入索塔承台(1)内的长度不小于30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3)的固定端超出波纹管(4)端头的距离不小于1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塔吊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筋(3)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筋(7),螺旋筋(7)套设在预应力钢筋(3)或波纹管(4)外侧,与固定端锚具(5)或张拉端锚具(6)的端锚板焊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69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