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电电压自适应的电热塞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79740.8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姚素娟;褚全红;孟长江;白思春;范燕朝;杨俊恩;曹志义;李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2P19/02 | 分类号: | F02P19/02;F02M31/13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塞 供电电压 电流采样模块 采集模块 工作功率 控制系统 自适应 电流信号计算 电平转化模块 功率驱动模块 采集 发动机起动 采样电阻 电压信号 供电电源 运行工况 功率管 控制量 整车 点火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电电压自适应的电热塞控制系统,包括电热塞、供电电压采集模块、CPU中央处理器、电平转化模块、功率驱动模块、MOSFET功率管、采样电阻和电流采样模块,所述CPU中央处理器采用PID算法对系统进行控制,包含如下处理步骤:1)根据供电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采样模块采集的电流信号计算电热塞的当前工作功率;2)将计算得到的电热塞的当前工作功率与电热塞的额定功率相比较,计算偏差值,将偏差值作为PID控制算法的输入,PCA模块根据PID控制算法的计算结果输出PWM脉宽调制信号作为控制量。本发明实现电热塞能够适应整车供电电压的变化,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行工况均能满足点火要求;提高了电热塞控制的供电电源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电电压自适应的电热塞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大功率低压缩比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存在起动困难,及运行过程中燃烧不充分导致活塞烧蚀等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通常给柴油机安装火焰进气预热装置,对于预热装置的主要执行部件电热塞,现有的设计均采用继电器对其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缺点有二:一、对整车供电的要求比较高,供电电压必须维持电热塞的额定供电电压,以保证电热塞能工作在额定功率,满足点火要求同时又不被烧毁。根据GJBXXX,柴油机供电系统,在起动期间,电压最低可降至16V,起动后恢复28V,这样电热塞额定电压的选型若满足起动后电压,在起动期间16V电压下便不能正常工作;若满足起动电压,发动机起动后工作又容易被烧毁。二、继电器长期使用容易发生触点粘连故障,导致预热装置对电热塞控制失效,甚至烧毁电热塞。
因此,发明一种更好的电热塞控制系统或方法,使其适应柴油机整车供电电压的变化,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行期间均能正常工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供电电压自适应的电热塞控制系统,以实现电热塞能够适应整车供电电压的变化,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行工况均能满足点火要求,同时能稳定可靠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电电压自适应的电热塞控制系统,包括电热塞、供电电压采集模块、CPU中央处理器、电平转化模块、功率驱动模块、MOSFET功率管、采样电阻和电流采样模块,所述供电电压采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供电电源,其输出端连接至CPU央处理器的ADC模块的输入端,所述CPU中央处理器的PCA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平转化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平转化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功率驱动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功率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MOSFET功率管的栅极G,所述MOSFET功率管的漏极D连接至电热塞的第一接口端,所述电热塞的第二端口连接电源电压VCC端,所述MOSFET功率管的源极S分别连接至采样电阻的第一端口及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入端,所述采样电阻的第二端口连接至地GND端,所述电流采样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CPU中央处理器的ADC模块的输入端;
所述CPU中央处理器采用PID算法对系统进行控制,包含如下处理步骤:
1)根据供电电压采集模块采集的电压信号和电流采样模块采集的电流信号计算电热塞的当前工作功率;
2)将计算得到的电热塞的当前工作功率与电热塞的额定功率相比较,计算偏差值,将偏差值作为PID控制算法的输入,PCA模块根据PID控制算法的计算结果输出PWM脉宽调制信号作为控制量。
进一步的,所述CPU中央处理器还进行如下处理步骤:
判断电流采样模块采集的电热塞的工作电流是否大于设定电流值,若是,则通过PCA模块输出持续低电平,控制MOSFET功率管断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797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