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台区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0915.7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7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玮琼;羡慧竹;李国昌;李冀;刘恒;李海涛;邱明泉;王学良;付美明;逄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48;H04L12/24;H04L12/2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可调衰减器;至少两个台区,不同的台区包括串联在载波通信介质上的至少一组可调衰减器;多个屏蔽箱,分组分布在不同的台区上,每个台区中包含的每个屏蔽箱的一端分别接入对应的一组可调衰减器;测试设备,接入不同的载波通信介质,用于发送测试对象的测试数据,并在全网重新上电之后,获取基于测试数据的测试结果;交换机,分别与每个屏蔽箱、每个可调衰减器,以及每个台区中包含的可调衰减器进行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人工现场测试的方式来测试台区识别功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台区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结合目前电网的配网精细化、台区线损统计等业务需求,需要理清台区下各计量表计的归属,因此载波通信单元需要具备台区识别功能。对于具备台区识别功能的载波通信单元,需要具备相应的测试手段测试台区识别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目前,当前台区识别测试只能在现场进行。选择用电信息采集应用现场,对被测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台区识别功能进行测试,使用现场测试存在诸多干扰,且物理环境固定,无法调节,不具备代表性。无法遍历仿真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配用电物理通信场景,具体存在如下缺陷:
1、测试网络拓扑模型单一,不能调节控制;
2、无法调节测试通信单元与邻近台区信号强度,改变台区归属。
3、台区识别完成后无法修改台区归属。
4、无法模拟真实台区电压、频率变化特征。
5、无法模拟共零、共地场景。
6、无法组合模拟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是否共零、共地。
针对现有技术采用人工现场测试的方式来测试台区识别功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现场测试的方式来测试台区识别功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台区识别系统,包括:至少两组可调衰减器;至少两个台区,不同的台区包括串联在载波通信介质上的至少一组可调衰减器;多个屏蔽箱,分组分布在不同的台区上,每个台区中包含的每个屏蔽箱的一端分别接入对应的一组可调衰减器;测试设备,接入不同的载波通信介质,用于发送测试对象的测试数据,并在全网重新上电之后,获取基于测试数据的测试结果;交换机,分别与每个屏蔽箱、每个可调衰减器,以及每个台区中包含的可调衰减器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屏蔽箱的另外一端接入虚拟电压源和线路通断开关之间,每个台区对应一个虚拟电压源,其中,虚拟电压源用于调节对应的台区中的可调电压频率、相位角、电压幅值,线路通断开关用于选择虚拟电压源共零线或者不共零线。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同步信号控制器,连接于不同的虚拟电压源之间,用于同步每个虚拟电压源的控制信息。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一端连接于交换机,另一端连接于用于调整屏蔽箱之间进行衰减的可调衰减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可调衰减器;其中,测试数据用于模拟不同台区上的不同网络拓扑,以及不同台区之间的通信差异。
进一步地,每组可调衰减器包括:多个可调衰减器,其中,测试设备通过交换机来控制每组可调衰减器中包含的可调衰减器的衰减,以及不同组的可调衰减器之间的衰减,模拟得到不同网络的拓扑和不同台区之间的通信差异。
进一步地,屏蔽箱内安装待测STA,测试设备通过交换机来发送第一测试信息至每个屏蔽箱,第一测试信息包括:电表报文的控制信息和监控待测STA的监控信息;屏蔽箱内安装待测CCO,为待测CCO供电,并提供业务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0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