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的配网设备与资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1553.3 | 申请日: | 2018-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成鹏;姜晓慧;郑涛;王丙文;曹敬;杨宇峰;柳纲;刘琼;周志成;周光;朱法顺;李怀良;孙刚;程伟;龚广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H04W4/8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张赏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网设备 运维 移动应用系统 实物资产 台账数据 资产管理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管理应用功能 全生命周期 移动互联网 管理系统 铭牌数据 设备基础 台账信息 物理设备 现场作业 生产管理 物联网 核验 精益 配网 检修 关联 支撑 优化 资产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配网设备与资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现在线运行的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PMS2.0的配网设备与实物资产管理应用功能、利用物联网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配网实物资产现场物理设备与PMS台账数据的关联,现场铭牌数据与台账数据对比核验等,从而提高设备基础台账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有效支撑配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运维检修现场作业流程,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配网设备与资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属于电力电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配网建设力度的加大,配网设备的种类、数量、部署范围、运维工作和应用场景都在快速增长,设备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人力资源不足、设备信息不全面、设备管控不完善和不智能等问题,急需从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等方面适应配网建设发展的需求。目前配网设备管理及实物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1)配网设备与实物资产种类繁杂,数量众多,依赖手工录入的方式使得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出错,常造成配网设备与实物资产台账信息错误。
(2)配网设备与实物资产信息是配网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基础,支撑着日常配网设备的巡检、抢修等环节,其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配网精益化管理的效果。
(3)配网设备与实物资产台账信息由PMS维护,PMS1.0版本向PMS2.0版本升级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台账数据迁移与同步,同步后的数据完整性与正确性需要核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配网设备与资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解决目前配网设备与实物资产的现场物理设备与PMS台账数据不一致,以及对配网运行过程中巡检、抢修等环节支撑不足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RFID的配网设备与资产管理移动应用系统,包括依托生产管理系统PMS2.0的配网设备管理移动端和后台服务端;所述配网设备管理移动端为配网中的移动智能终端,在每个移动智能终端配置具备读写功能的RFID标签;
所述后台服务端配置有应用服务器,移动应用平台服务器,运维/巡检服务器和数据存储服务器;
所述PMS中配置负载均衡器,用于把网络请求分散到一个服务器集群中的可用服务器上去,所述负载均衡器与若干个服务器集群连接,每个服务器集群配置一个API接口,API接口与后台服务端连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通过调用API接口与后台服务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后台服务端直接访问数据中心获取设备台账数据;
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匹配RFID标签标识ID与PMS设备台账数据的设备ID,将现场设备的铭牌信息与设备台账数据作对比,进行设备校验;
所述应用服务器:部署移动端应用的后台服务端程序;
所述移动应用平台服务器:部署移动应用管理平台,移动应用访问入口;
所述运维/巡检服务器:部署PMS运检相关应用;
所述数据存储服务器:用于存储相关操作记录、设备台账信息和校验信息。
前述的进行设备校验包括以下步骤:
1)登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查看该用户下未完成的贴标任务;
2)进入任务列表中的一条任务,查看其涉及的设备列表,选择其中一个设备,根据设备的类型和ID,通过PMS台账管理模块或访问数据中心获取该设备的详细信息;
3)在现场找到所述步骤2)选中的设备,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标签读写程序扫描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标签,选择一个空标签与该设备进行关联;所述空标签是指标签的标识ID尚未和设备ID进行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1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二次分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磁炉数据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