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漏电检测装置及低压漏电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1845.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平;彭立岩;聂寿康;陈明;杨建彪;王晓霞;李玉亮;吴玉涛;于凯华;赵延帅;王海涛;张志强;王志明;刘帅;陈冠兴;孙发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修杰 |
地址: | 26102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检测装置 初级线圈 可控硅 输出端 整流桥 漏电检测系统 电流互感器 交流输入端 次级线圈 接线柱 输入端 串接 电源 指示灯 阴极 正极 电源负极连接 反馈式振荡器 负极输出端 阳极 安全隐患 串接开关 负极连接 连接插头 漏电检测 漏电线路 整流正极 电源线 蜂鸣器 控制极 声光电 报警 | ||
本发明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低压漏电检测装置及低压漏电检测系统,低压漏电检测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的输入端1串接指示灯后连接插头,初级线圈的输入端2连接接线柱,其中,接线柱连接待测电源线;次级线圈的输出端3和输出端4分别与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1和交流输入端2连接,整流桥的整流正极输出端3与可控硅M的控制极G连接,可控硅M的阳极A串接开关S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控硅M的阴极K串接反馈式振荡器和蜂鸣器后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整流桥的整流负极输出端4与电源负极连接,从而实现对低压、漏电线路进行声光电报警,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漏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漏电检测装置及低压漏电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均GDP近几年增长速度迅猛,农村各家各户不断增加新的用电器,各种用电器增长的背后是用电负荷的急速增长,由于部分农村的线路依然是十几年前的老旧线路和设备,当用电量激增的今天设备和线路的老旧容易造成输电线路电压不稳定,特别是用电高峰期电压会明显低于正常电压,电压降低对用电器和输电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所以供电公司需要及时掌握输电线路的电压波动,在线路电压降低的时候需要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另外,农村普遍对安全用电的规范理解和贯彻不彻底,新建房屋或老旧房屋的用电线路的铺设和改造都不是经过专业的电工人员进行,线路的连接本身就存在漏电的隐患,再加上近年用电器的激增,大量的线路经过私自改动,漏电严重的线路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和造成大面积停电,由于线路的私自改动,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排查工作量大,并且难以发现漏电的线路。
目前,其电源线有回收的旧电缆、有多股铜丝的花线胶质线、也有廉价的铝芯塑包线。在风吹日晒、水浸泥糊,年复一年重复使用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图方便,许多人常常是在家里就先接上电源,然后揽着电线在水田里边走边放线,打谷时牵拉电线移机,或是劳动完后没有切断电源就收线,导致电击伤害和触电身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漏电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漏电严重的线路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和造成大面积停电,由于线路的私自改动,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排查工作量大,并且难以发现漏电的线路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压漏电检测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的输入端1串接指示灯后连接插头,所述初级线圈的输入端2连接接线柱,其中,所述接线柱连接待测电源线;
所述次级线圈的输出端3和输出端4分别与整流桥的交流输入端1和交流输入端2连接,所述整流桥的整流正极输出端3与可控硅M的控制极G连接,所述可控硅M的阳极A串接开关S后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可控硅M的阴极K串接反馈式振荡器和蜂鸣器后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整流桥的整流负极输出端4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反馈式振荡器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与所述可控硅M的阴极K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漏极与所述三极管Q2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源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漏极与所述蜂鸣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漏极与所述蜂鸣器之间设有第一电流节点,所述第一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串接电阻R1和电容C1后与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可控硅M与的阴极K与所述三极管Q1的栅极之间的线路设有第二电流节点,所述第二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与所述三极管Q2的源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18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