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eSIM通讯与导航服务为一体的物联网终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2026.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果;龙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4/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家恒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esim 通讯 导航 服务 一体 联网 终端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SIM通讯与导航服务为一体的物联网终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物联网加密与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用可提供TEE技术的且型号为高通MDM9206的物联网芯片,在MDM平台的基础上相应设置安全模块,通过安全模块的调用MDM平台上的加密系统使得物联网设备上的eSIM终端与作为服务器的管理平台进行安全有效的通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需在物联网设备上额外设置加密模块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如此会降低成本并且能避免因采用softsim的方式(也就是软sim卡的方式)时,出现敏感数据和eSIM卡数据暴露在不安全内存中的安全隐患的情况,得到作为终端的物联网设备具备通信传输安全性高、设备制作成本低的有益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特别是一种基于eSIM通讯与导航服务为一体的物联网终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属于物联网设备加密及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eSIM(Embedded SIM)概念提出后,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如同早年的小灵通。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eSIM技术在物联网时代,具有无限的发展价值,并逐步走向市场替代传统的SIM卡。
例如2018年3月7日,中国联通率先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座城市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通过一号双终端业务,用户可实现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无论主叫或是被叫对外均是同一号码,实现通信抬腕可达;2018年6月1日,中国移动在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7个城市正式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2018年6月10日,日本运营商KDDI宣布与丰田合作,推出eSIM卡连接汽车.....从上述eSIM时间发展史不难看出,相较于传统SIM卡,eSIM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eSIM直接跟终端设备集成,更加牢固耐用,防震防尘,不必更换,节省卡槽空间;二是eSIM可通过空中写卡实现远程配置,可批量开通、灵活变更签约和变更运营商。
而eSIM实现的关键支撑技术是TEE技术,通信领域中TEE英文名为TrustedExecution Environment,译为可信任执行环境。TEE能够提供物联网终端设备在通讯过程的安全运行与存储卡数据的技术条件。而目前的eSIM采用的物联网芯片不支持TEE技术,则存在如下缺陷:
1)需要增加额外的加密模块来保证安全性,如此将会增加成本;亦或者是采用softsim的方式,也就是软sim卡的方式,这种方式会出现敏感数据以及卡数据暴露在不安全的内存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现有的eSIM即使直接嵌入在物联网终端设备上,也只能单纯实现物联网通讯的功能,而未将定位与导航服务与eSIM的物联网通讯功能集成为一体,使得导航与定位功能仍需用户在物联网终端设备上下载地图app后才能实现终端的定位导航功能,操作麻烦。
其中,MDM平台又称为手机数据基带平台,通信领域中MDM英文名为Mobile DataMode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eSIM通讯与导航服务为一体的物联网终端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多系统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