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2516.4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吉素梅;何剑峰;顾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创鸿景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08 | 分类号: | A62C2/08;E06B5/16;E05B51/02;G08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板 楼宇安全 限位块 锁门 锁盒 安全门 火灾报警器 防护系统 水幕 技术方案要点 气缸活塞杆 滑动连接 模块形成 生命安全 通道侧壁 自动打开 预留槽 减小 气缸 水帘 阻隔 推开 火灾 应用 | ||
1.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灾报警器(1)、锁门模块(11)、水幕模块(12)和回流模块(13),所述火灾报警器(1)设置在通道(6)顶部,通道(6)侧壁设有预留槽(14);
安全门(15)包括第一门板(151)和第二门板(152),所述锁门模块(11)包括锁盒(111)、限位块(112)和气缸(113),所述锁盒(111)设置在第一门板(151)上,所述限位块(112)滑动连接在第二门板(152)上,所述限位块(112)的一端插入锁盒(111)中,另一端与气缸(113)活塞杆连接;
所述水幕模块(12)包括输水管(121)、蓄水箱(122)和第一水泵(123),所述蓄水箱(122)和第一水泵(123)均位于预留槽(14)内,所述输水管(121)设置在通道(6)顶部,所述第一水泵(12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124)和出水管(125)与蓄水箱(122)和输水管(121)连接,所述输水管(121)上设有若干扁状喷嘴(126),通道(6)侧壁所述预留槽(14)槽壁通过沉头螺钉连接有用于封闭槽口的墙板(127);
所述回流模块(13)包括第二水泵(131)和回流管(132),所述第二水泵(131)位于预留槽(14)内,通道(6)地面预留有排水槽(133),所述排水槽(133)的端面上设有承载网框(134),所述回流管(132)的一端与排水槽(133)连通,另一端穿进预留槽(14)内并与第二水泵(13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31)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135)与蓄水箱(1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道(6)顶部设有容纳盒(2),所述输水管(121)放置在容纳盒(2)内,所述容纳盒(2)上通过铰接轴(21)铰接有端盖(23),所述铰接轴(21)上套设有扭簧(22),当所述扭簧(22)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端盖(23)封闭容纳盒(2)盒口,所述端盖(23)上开设有与扁状喷嘴(126)相对的通槽(2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2)内壁与端盖(23)内侧均铺设有防火棉(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32)与排水槽(133)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排水槽(133)内,且延伸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拦截滤盒(3),所述拦截滤盒(3)内设有过滤网(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22)通过注水管(32)与室内自来水管连接,所述注水管(32)上设有单向电磁阀(321),所述蓄水箱(122)内设有液位仪(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151)侧壁上设有医药盒(4),所述第一门板(151)上开设有与医药盒(4)连通的取物口(41),所述第二门板(152)设有两个平行的导轨(42),两个所述导轨(42)上滑动连接有挡板(43),所述挡板(43)通过连杆(431)与限位块(112)连接,所述医药盒(4)侧壁上开设有供挡板(43)插入凹槽(4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医药盒(4)内设有指示灯(45)和光敏传感器(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楼道顶部设有应急灯(5)和播音器(5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道(6)侧壁设有若干防火毯(52),通槽(231)侧面在防火毯(52)的周边设有若干用于卡住防火毯(52)的弹性限位卡(5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楼宇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楼道地面上铺设有地毯(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创鸿景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创鸿景智能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25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面罩的一体式带构造
- 下一篇:一种智能消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