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3152.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0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齐平;田玥;康盛;魏佳成;孙浩宇;王亮;张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机械 制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制动钳体、壳体、动电磁铁、定电磁铁、电磁铁、衔铁、回位弹簧、支撑杠杆、导向杆;所述的制动盘左侧制动钳体与动电磁铁连接,所述的动电磁铁滑动的安装在导向杆上,所述的定电磁铁固定安装在导向杆上。所述的支撑杠杆两端分别与制动盘两侧的制动钳体相抵接。本发明通过动电磁铁和定电磁铁之间的吸引力作为制动器的动力来源,通电后使制动摩擦块与制动盘接触进行制动,断电后通过回位弹簧使制动摩擦块与制动盘分离,通过ECU控制制动器的工作。解决了电子机械制动器结构复杂,制动噪声大,制动精度低,建压时间久等问题,使制动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技术,尤其是一种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动系统技术成熟,被大多数汽车所应用。但是其结构复杂,控制精度低,制动噪声大等问题难以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以及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兴起,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之上。
目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相比于电子液压制动系统性能更为优化。但现有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技术并不成熟,大多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仍存在着结构繁琐、制动精度低、兼容性差、建压缓慢等问题。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建压迅速、制动精度高、制动噪声小、节能环保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进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486163A的“一种车辆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压电式制动执行机构”运用电陶瓷的变形来提供制动力,简化了制动器的结构提升了制动效率。但该装置仍然存在结构复杂,控制精度不准确,建压时间长等缺点,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快速建压、制动噪声小、制动压力调节精确等功能,丰富了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在汽车制动方面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它包括制动钳体一、制动钳体二、回位弹簧一、回位弹簧二、动电磁铁、定电磁铁、衔铁、电磁铁、导向杆、支撑杠杆、壳体、制动摩擦块和活塞密封圈。制动钳体一、制动钳体二、靠近制动盘的一端装有制动摩擦块,在制动钳体二与壳体之间装有活塞密封圈。动电磁铁与制动盘左侧的制动钳体一相连接,回位弹簧一套装在动电磁铁上与动电磁铁及壳体相抵接,且在动电磁铁外表面开有锁止孔。动电磁铁和定电磁铁内均装有线圈绕组,且二者外表面均装有电刷,电刷与壳体上的导电滑槽相接处。在动电磁铁以及定电磁铁表面的中心位置加工有导向孔,动电磁铁和定电磁铁均套装在导向杆上。支撑杠杆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电磁铁以及衔铁均安装在壳体内部。通电后动电磁铁与定电磁铁相互吸引,动电磁铁带动与其相连的制动钳体一运动,使制动摩擦块与制动盘相接触进行制动;与此同时制动盘右侧的制动钳体二带动支撑杠杆的上端随其一起运动,使支撑杠杆的下端推动制动盘右侧的制动钳体二向着制动盘运动,使制动摩擦块与制动盘相接触进行制动。当断电时,通过回位弹簧一和回位弹簧二以及活塞密封圈的作用使制动钳体一和制动钳体二复位,从而使左右两侧制动摩擦块脱离制动盘停止制动。在驻车制动时,对动电磁铁和定电磁铁通电,使左右两侧制动摩擦块贴紧制动盘,对电磁铁断电使衔铁进入动电磁铁外表面的锁止孔内,从而实现驻车制动功能。
进一步的,壳体后端设有接线柱,接线柱通过壳体内部的导线与壳体内表面的导电滑槽以及壳体内的电磁铁相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上装有散热装置,可以保证电磁铁的工作温度保持在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内。
进一步的,支撑杠杆的两端为圆柱形设计,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与制动钳体二相接触。
进一步的,导向杆顶端装有防撞块,在制动过程中能够保护零件,并且降低制动噪声。
进一步的,在制动盘上设有电控除水装置,可以有效防止水衰退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3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