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零刚度正刚度调整方法及准零刚度调整方法及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3688.3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8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涂奉臣;肖光辉;贺才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3 | 分类号: | F16F15/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度 调整 方法 隔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准零刚度正刚度调整方法及准零刚度调整方法及隔振器,其中正刚度调整方法是在准零度隔振器中设置能移动的支撑柱,被隔振体连接在支撑柱顶部,沿支撑柱轴向依次设置有磁铁一和磁铁二,磁铁一设置在支撑柱底部上,磁铁二设置在准零度隔振器上,磁铁一和磁铁二同性磁极相对,在沿支撑柱的周向且位于磁铁一和磁铁二之间的准零度隔振器上设置有多个磁铁三,多个磁铁三之间同性磁极相对设置且所述多个磁铁三之间设置的同性磁极和磁铁一和磁铁二之间设置的同性磁极属于同一极性;当进行准零刚度正刚度调整时,是通过改变多个磁铁三之间的磁力线状态来对磁铁一和磁铁二之间的磁力线密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准零刚度正刚度进行调整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的刚度调整方法及隔振器,尤其涉及一种准零刚度正刚度调整方法及准零刚度调整方法及隔振器。
背景技术
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隔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隔振是通过在振动传递路径中加入适当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使得在一定频率范围内,传递到被保护体的振动尽量小。通常,隔振系统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能够起到隔振作用的频率范围在理论上要大于隔振系统固有频率的倍,若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越高的话,则能起到隔振效果的起始频率也就越高。而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需要较低的起始隔振频率,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难点。因为被隔振设备的质量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若要获得较低的固有频率,根据固有频率公式,就需要将弹性支承元件的刚度降低,而降低就意味着弹簧很软,弹簧变形量很大,随之带来的是隔振系统的稳定性很差。同时,具有这样的极低刚度且有具有长寿命和高可靠性的隔振器件在是工程上是较难实现的。
为了降低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又不至于使隔振器件难以实现,近年来出现了准零刚度隔振器。准零刚度隔振器是将正刚度弹簧和负刚度弹簧联合使用,正刚度弹簧起到支承重物的作用,而负刚度弹簧则可以在平衡位置处抵消正刚度弹簧的刚度,使得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刚度呈现准零状态。那么在平衡位置处,整个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也近似为零,所以隔振系统的起始隔振频率将降到极低,能够实现低频和超低频隔振。
准零刚度隔振器虽然具有优异的低频隔振效果,但其性能对承载质量非常敏感,当承载质量不同时,其支承平衡位置就会改变,而在新的平衡位置处,隔振器刚度并不是准零状态,隔振系统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为了降低准零刚度对承载质量的敏感度,使得其在平衡位置变化时也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效果,必须设计一种可调整的准零刚度隔振器,准零刚度的调整又包括对正刚度的调整和对负刚度的调整,其中在对正刚度进行调整时,检索到的现有技术如下:
一、授权公告号 为CN102606673B,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10月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承重可调准零刚度电磁隔振器,包括被隔振设备、底座、一组垂直方向的电磁弹簧、两组水平方向的电磁弹簧,底座左右两侧安装有外框架,还包括控制电路,水平方向的电磁弹簧包括一组电磁铁和两块永磁体,被隔振设备右侧通过连杆与右侧水平方向电磁弹簧的第一块永磁体连接,右侧水平方向电磁弹簧的第一块永磁体通过导杆与第二块永磁体连接,第二块永磁体与电磁铁连接,电磁铁固定在右侧外框架上;垂直方向的电磁弹簧包括两组电磁铁和三块永磁体,被隔振设备通过载物台架与垂直方向电磁弹簧的第一组电磁铁连接,垂直方向电磁弹簧的三块永磁体串接在两组电磁铁之间,永磁体之间通过导杆连接,中间永磁体为滑动磁铁,可以在导杆上自由滑动,两端为固定磁铁,滑动磁铁与固定磁铁之间极性相反,第二组电磁铁固定在底座上;被隔振设备左右两侧呈对称结构;载物台架上安装有力传感器;控制电路输入端与力传感器连接,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电磁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3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主动隔振作动器
- 下一篇:防震仪器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