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化装置尾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预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3971.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薛明;安帅;李兴春;徐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装 尾气 污染物 在线 监测 数据 预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化装置尾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预警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炼化装置排放口的尾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所述在线监测数据包括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和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根据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和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确定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的变化规律;根据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的变化规律和烟气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进行预警。本发明根据炼化装置排放口的尾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快速预测污染物超标的可能性,避免因分析污染物扩散过程及污染物分布情况对污染物监测的影响而耗费大量时间,在保证准确预警的基础上简化了分析和运算过程,从而实现在炼化装置污染物排放超标前及时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石化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炼化装置尾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预警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炼化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一直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炼厂生产过程中的硫氧化物与氮氧化物的排放源主要有: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烟气;酸性气回收装置尾气;工艺加热炉烟气等。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例,2015年颁布的GB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将催化裂化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从700mg/m3、420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降低到了100、200mg/m3,其中在特别排放限值区域,则分别降低到了50mg/m3、100mg/m3,并在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这使得很多炼化企业在污染物达标排放问题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监测炼厂污染物排放情况,炼厂上述三类装置尾气排放口均设有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对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高频率的实时监测,并针对不同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罚措施。
当前炼厂对于炼化装置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和减排主要采用工艺改造的方法,即通过对工艺加热锅炉投用低氮燃烧火嘴改造,催化裂化装置脱硫脱硝改造等,然而针对炼化装置大气污染物在线实时监测数据预警模型较少。
经过专利和文献检索,目前已公开的水质或空气污染物预警方法包括:基于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污染源扩散预警方法,该方法偏重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体中污染物扩散过程模拟;基于蒙特卡洛和层次分析法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预警方法,该方法偏重于使用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污染物扩散浓度分析,并评估污染事故的相关影响;空气污染物监测预警方法及云平台,该方法偏重于污染物的三维流场模拟及相关数据处理模型。上述模型均涉及水质或空气污染扩散过程及污染物分布情况,都考虑了水质或空气污染扩散过程及污染物分布情况对水质或空气污染物监测的影响,采用这些方法对水质或空气污染物进行预警准确性高,但是污染扩散过程及污染物分布情况对污染物监测的影响的分析和运算过程十分复杂,耗费大量时间,无法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预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炼化装置尾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预警方法,用以根据炼化装置排放口的尾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快速预测污染物超标的可能性,避免因分析污染物扩散过程及污染物分布情况对污染物监测的影响而耗费大量时间,在保证准确预警的基础上简化了分析和运算过程,从而实现在炼化装置污染物排放超标前及时预警,该方法包括:
获取炼化装置排放口的尾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所述在线监测数据包括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和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
根据烟气含氧量监测值和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确定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的变化规律;
根据烟气氮氧化物浓度监测值的变化规律和烟气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进行预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炼化装置尾气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预警方法,用以根据炼化装置排放口的尾气污染物的在线监测数据快速预测污染物超标的可能性,避免因分析污染物扩散过程及污染物分布情况对污染物监测的影响而耗费大量时间,在保证准确预警的基础上简化了分析和运算过程,从而实现在炼化装置污染物排放超标前及时预警,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39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判断分子筛吸附饱和临界状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滚针外观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