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84039.5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6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品源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4 | 分类号: | H04M1/64;H04M1/724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来电 接听 方法 系统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其中,一种来电接听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中,包括,接受外部输入的来电呼入请求,于所述来电呼入请求被接受的状态下激活切换请求单元;于外部输入的操作指令匹配切换指令的状态下,唤醒所述切换请求单元,并输出语音信息。用户可预先存储相应的语音信息,待接收到与语音信息匹配的来电呼入请求时,用户根据实际请求判定是否需要传输语音信息,应用此处方式,避免了用户基于同一服务需求对不同来电呼入请求方进行重复传达的弊端,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沟通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电信骚扰(例如,电话骚扰、短信骚扰等)却始终是个挥之不去的问题。电信骚扰会严重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特别是,一些以诈骗为目的的电信骚扰会引发一系列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识别骚扰源一直是电信领域中渴望解决的问题。现行的电信骚扰源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如下方式:被骚扰用户主动标记电信骚扰源(例如,将某个电话号码标记为骚扰电话)并向系统上报;系统根据用户的上报结果建立黑名单库;系统通过将来电号码与黑明单库进行匹配比较来判断其是否是电信骚扰源;以及,系统根据判断结果对被叫用户进行提醒,这样用户在接受到标注有“骚扰”字样的通话提醒,可以直接被屏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泄露,经常也能接到提供正常服务的电话,如果用户在一切标注有“骚扰”字样的通话全部屏蔽,但是并不是每一个“骚扰”电话用户都是拒绝的,例如熟知的房屋交易,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上注册之后会被若干个中介服务商接受,每个中介服务商提供的信息均不相同,为了不错过优秀的中介服务商和优秀的房源信息,用户需要接听每个中介服务商,并将其购房需求告知对方,此时用户同一个购房需求需要重复说二十遍甚至更多,也就是为了获取到性价比较高的服务,用户需要同等地付出相应的筛选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用户沟通成本、提高用户体验感的来电接听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具体地,
一方面,发明提供一种来电接听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中,包括,
接受外部输入的来电呼入请求,于所述来电呼入请求被接受的状态下激活切换请求单元;
于外部输入的操作指令匹配切换指令的状态下,唤醒所述切换请求单元,并输出语音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来电接听方法,其中,还包括,
于所述语音信息传输完毕的状态下切断所述来电呼入请求。
优选地,上述的来电接听方法,其中,于外部输入的操作指令匹配切换指令的状态下,唤醒所述切换请求单元,并输出语音信息具体包括:
于外部输入的操作指令匹配切换指令的状态下,唤醒所述切换请求单元以使存储单元与通讯单元实现数据交互;
读取所述来电呼入请求的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特征数据选择与所述特征数据匹配的目标录音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录音数据形成所述语音信息,并通过所述通讯单元输出所述语音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来电接听方法,其中,包括,接受外部输入的来电呼入请求,于所述来电呼入请求被接受的状态下激活切换请求单元包括:
接受外部输入的来电呼入请求,判断所述来电呼入请求是否为首次来电呼入;
于所述来电请求为首次来电呼入请求的状态激活所述切换请求单元。
另一方面,本发明再提供一种来电接听系统,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中,包括,
激活单元,用以接受外部输入的来电呼入请求,于所述来电呼入请求被接受的状态下激活切换请求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品源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品源知识产权运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