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84347.8 申请日: 2018-10-31
公开(公告)号: CN109438479A 公开(公告)日: 2019-03-08
发明(设计)人: 陈恒;陈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康勋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513/04 分类号: C07D513/04;C09K11/06;C08K5/3432;C08L33/12;C08J5/18;A61K8/49;A61Q17/04
代理公司: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代理人: 袁文英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可调控 制备方法和应用 紫外线吸收剂 水溶性基团 紫外吸收剂 材料性能 光学性能 光学性质 吡啶酮酸 聚合物 分散性 烷基链 应用面 酯骨架 位点 拓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紫外吸收剂,在吡啶酮酸酯骨架结构上通过添加柔性烷基链和水溶性基团,改变其水溶性和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面。同时该化合物还具有多个可调控的位点,能很大程度的改变其光学性质,适应不同的需求。综合起来就是光学性能强且自由度大,材料性能也优异,实用性广且可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聚体涉及一种改性紫外吸收剂拓展了其应用面。

背景技术

紫外线(Ultraviolet,简称UV)是一类波长在10-400nm范围、介于X射线和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如图1所示)。它和可见光、红外线三者一起占据太阳辐射的99%以上。与可见光和红外线相比,紫外线波长较短、能量较高。紫外线的能量足够破坏许多化学键如C-C、C-O、C-N以及C-H键,导致材料中分子链的断裂和化合物的分解,另外,断裂分子链上的活性自由基和空气中的氧相互作用,还会引发一系列光氧化反应,使材料变黄老化。因此,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会加速材料的老化降解,导致力学性能下降,进而危及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过量的紫外线辐射还会对生物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目前,紫外线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过量紫外线辐射会引发白内障、皮肤红斑、皮肤癌和免疫抑制等疾病。

大气层是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危害的天然屏障,特别是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它可以有效吸收臭氧层能够吸收的波长306nm以下的紫外线,其中包括全部的UVC、大部分UVB和少量UVA。但是,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大气层的紫外线屏蔽功能下降,如何利用人工手段来抵御紫外线辐射的危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紫外线还可以在各种人造装置中产生,如电弧焊,汞蒸气灯,杀菌柜和紫外线交联设备等。人们在使用这些装置时,会不可避免的接触到紫外线辐射。此外,在太空环境中,各类宇航设备完全暴露在太阳紫外线的直接辐射下。因此,为了避免紫外线辐射带来的危害,有必要开发具有高效率紫外吸收的紫外线屏蔽材料。

有机紫外吸收剂主要包括水杨酸酯类、肉桂酸酯类、二苯甲酮类、苯并三唑类、三嗪类和取代丙烯腈类等带有苯环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通过的光弛豫或光转换来消散紫外线辐射。有机紫外吸收剂一般具有较窄的波谱吸收范围,常用有机紫外吸收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一般含有苯环结构,毒性较高,生物降解性较差,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严峻的考验。另外,与无机紫外线相比,有机紫外吸收剂耐热性较差,在高温加工成型过程中易逸出和分解,不利于其在材料中的广泛使用。因此,寻找紫外吸收强、环境友好和热稳定性好的紫外吸收剂是紫外线屏蔽研究的重要课题。

吡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吡啶酮基团的有机荧光化合物,它们可以通过柠檬酸和伯胺化合物之间的脱水反应制备得到,这是一类含有吡啶酮基团的新型荧光化合物。它具有量子产率高,光稳定性高,制备简便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在紫外区有强烈吸收的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环保型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然而,吡啶酮酸在常用有机溶剂和水中溶解性低,在聚合物基质中分散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面的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外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传统紫外吸收剂在水中溶解性低,在聚合物在分散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紫外线吸收剂,其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R1为烷基、烷基醇、聚乙二醇或甲氧基聚乙二醇中任意一种;

R2为氢、烷基或烷基酯中任意一种;

x为-NH、-N-CH3、O、S或Se;

y为1或2。

优选地,所述R1中所述烷基为C1到C30的烷基;所述聚乙二醇为聚合度2到1000的聚乙二醇;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为聚合度2到1000的甲氧基聚乙二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勋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勋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