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T光纤微连接器处理方法及MT光纤微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4580.6 | 申请日: | 2018-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平;税青明;汤小梅;赖明芳;张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7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微连接器 胶水 固化 注满 光纤导引槽 光纤插入 光纤断裂 空隙填满 有效控制 软胶 硬胶 堵住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T光纤微连接器处理方法及MT光纤微连接器,属于光纤微连接器领域。本发明方法如下步骤:将MT插芯的光纤导引槽内注满固化后硬度大于40的硬胶水;吸胶后,穿光纤;将MT插芯的光纤插入端注入固化后硬度小于40的软胶水,直至将内部的空隙填满;将MT插芯窗口注满固化后硬度大于40的硬胶水;在温度80‑90度环境下固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尾部注软胶有效堵住硬胶水,有效控制了硬胶水流到尾部后的光纤上从而导致光纤断裂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MT光纤微连接器处理方法,还涉及一种通过该处理方法得到的MT光纤微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MT插芯窗口内注满353ND胶后,穿纤进行固化,会出现353ND胶水流到BOOT尾部,在后面生产工序或者使用过程中轻微弯折,会导致光纤UV层裂及光纤断纤。因为353ND胶水流动性快,属于硬胶的一种,固化后硬度大于80,轻微弯折对光纤产生的应力较大,容易导致光纤断裂。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MT光纤微连接器处理方法,还提供一种通过该处理方法得到的MT光纤微连接器。
本发明MT光纤微连接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MT插芯的光纤导引槽内注满固化后硬度大于40的硬胶水;
S2:MT插芯的光纤导引槽内吸胶后,穿光纤;
S3:将MT插芯的光纤插入端注入固化后硬度小于40的软胶水,直至将内部的空隙填满;
S4:将MT插芯窗口注满固化后硬度大于40的硬胶水;
S5:固化。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3中,所述软胶分两次注入,当第一次注满后,在23-35°的环境下放3-5分钟,如果胶水凹陷,则再次将光纤插入端注满。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5中,所述固化温度为80-90度,所述固化时间为40-80分钟。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化温度为85度,所述固化时间为60分钟。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水包括环氧树脂胶、结构胶。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胶水包括硅橡胶、溶剂类胶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该处理方法得到的MT光纤微连接器,包括插芯本体、光纤,所述插芯本体上设有光纤插入端和光纤窗口,所述光纤窗口内设有光纤导引槽,其中,所述光纤通过光纤插入端固定在所述光纤导引槽内,所述光纤窗口内设有硬胶部,所述光纤插入端设有软胶部,所述硬胶部内的硬胶填满所述光纤窗口,所述软胶部的软胶填满所述光纤插入端。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硬胶为353ND胶水。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胶为705硅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尾部注软胶有效堵住硬胶水,MT光纤微连接器轻度弯折对光纤产生应力较小,起到保护光纤的作用,有效控制了硬胶水流到尾部后的光纤上从而导致的UV层裂及光纤断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2为MT光纤微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MT光纤微连接器注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MT光纤微连接器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洋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端帽熔接系统及熔接方法
- 下一篇:双载波集成光器件及光电模块